福島捕魚測檢輻射超標180倍
核污水排海隧道接近完成
日本東京電力公司周一發表報告稱,今年5月在福島第一核電站港灣內捕獲的海魚許氏平鮋體內輻射超標,輻射元素銫的含量達到每千克1.8萬貝可(貝克勒爾),超過日本食品衞生法所規定標準180倍。上述數字引起廣泛關注之際,東電表示已在用作排放核污水的海底排海隧道完成灌注海水。
報道指被捕獲的許氏平鮋長30.5厘米、重384克,其捕獲位置位於福島第一核電站1至4號機組朝海一側、由防波堤圍成的地方,且有放射性物質濃度較高的核廢水流入。據悉,當局今年4月曾於同一位置捕獲過一條大瀧六線魚,並從魚身上驗出1,200貝可的放射性元素銫。
輿論批評排核污水不負責任
此前有專家指出,核污水中含有的放射性物質,會進入魚蝦貝殼類等水產體內,人類食用後會蓄積在體內。對於許氏平鮋體內輻射嚴重超標,有輿論批評東電堅持排放核污水到海中做法不負責任。惟東電方面僅表示,將設置多張護網,防止魚類游出港灣。
儘管福島核電廠港灣的魚類被驗出銫嚴重超標,東電周一下午開始將海水注入海底隧道,歷時約14小時,在周二清晨完成,較原先預計的約20小時為快,估計約有6,000噸海水注滿隧道。該海底隧道長約一公里,去年8月開始施工,今年4月完成。東電計劃在本月底前回收隧道內的挖掘機器,隧道工程就正式完成。東電會把經稀釋後的核污水,通過灌滿海水的海底隧道輸送到海上的排水口。
中國國家原子能機構主任、國際原子能機構中國理事張克儉周一在奧地利維也納出席國際原子能機構6月理事會,嚴厲抨擊日本排放福島核污染水。他批評日方無視多人及世界各國合理關切,迄未就各方關切作出科學、可信說明,也沒跟包括鄰國在內的利益攸關方充分協商,一意孤行加速推進核污染水排海計劃,極不負責任。
華專家指摘日方偷換概念
日本代表指,經過多核素去除設備淨化的處理水,與核電站正常運行排水並無不同。中國常駐國際原子能機構代表李松駁斥日方偷換概念,質問既然無害為何執意要排海。
本報綜合報道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