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國際

AI換臉扮友呃484萬

警方交還騙款支票予事主(左)。 警方交還騙款支票予事主(左)。
警方交還騙款支票予事主(左)。
福建內蒙古偵破 截下大部分款項
福建和內蒙古公安機關近日聯手,偵破一宗利用人工智能(AI)技術作電訊詐騙的案件。騙徒利用AI換臉和擬聲技術,佯裝成好友向福州市某科技公司負責人借款,10分鐘便騙走430萬元(人民幣‧下同,約484萬港元)。最後公安在銀行協助下成功攔下約336萬元(約378萬港元)款項,並正全力追繳餘額。
涉事科技公司法人代表郭先生的「好友」,上月20日早上11時40分突然透過微信視像通話聯絡他,想借用郭先生公司的帳戶進行公對公帳戶過數,聲稱把錢匯到郭先生的公司帳戶,再把銀行轉帳底單的截圖發給他。郭先生不虞有詐,沒核實錢款是否到帳,便分兩筆把430萬元(約484萬港元)轉到對方的銀行卡。郭先生轉帳後給好友發微信稱事情已辦妥,誰知好友回覆稱沒向他借錢,這時郭先生才意識到受騙。
警銀聯動機制協助
由於騙徒所用的是包頭市蒙商銀行對公帳戶,福州市公安局刑偵支隊通知內蒙古包頭市電訊網絡犯罪偵查局,請求幫忙進行緊急止付。包頭市警方立即啟動「警銀聯動綠色查詢機制」,並在銀行全力協助下,僅花10分鐘便成功攔截該詐騙帳戶內約336萬元(約378萬港元)騙款,但仍有約94萬元(約106萬港元)資金被轉移,目前福建與包頭警方正在全力追繳中。
警方提醒不要輕易提供人臉、指紋等個人生物信息給他人,不要過度在網上公開或分享個人影片等;網絡轉帳前要通過電話等多種溝通渠道核驗對方身份。如果有人自稱熟人或領導通過社交軟件、短訊誘導匯款,務必通過電話、見面等途徑核實確認,不要未經核實隨意轉帳匯款,自己的身份證、銀行卡、驗證碼等亦要加強保密意識。本報綜合報道
包頭市公安局成功攔截騙款。包頭市公安局成功攔截騙款。
包頭市公安局成功攔截騙款。
事主收到騙徒的視像通話聯絡。(中新社圖片)事主收到騙徒的視像通話聯絡。(中新社圖片)
事主收到騙徒的視像通話聯絡。(中新社圖片)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