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國際

小鎮掘新恐龍骨 揭棘龍科起源

新種恐龍曾生活在伊比利亞半島;圖為構想圖。 新種恐龍曾生活在伊比利亞半島;圖為構想圖。
新種恐龍曾生活在伊比利亞半島;圖為構想圖。
【本報綜合報道】西班牙科學家早前在卡斯特利翁省的一個小鎮發現了一批恐龍化石,推測其屬棘龍科的新物種,進一步闡明了棘龍科恐龍的起源和演化。
相關研究前日在自然科學期刊《科學報告》上發表。
該批化石最早在2011年被發現,包括一塊右顎骨、一顆牙齒和5塊椎骨。經科學家長期研究,發現牠們屬於棘龍類,生活在大約126億至127億年前,身長10至11米,重約兩噸,最終將牠們命名為「Protathlitis cinctorrensis」,其中「Protathlitis」取自希臘語的冠軍一詞,是為致敬在2021年拿下歐霸盃冠軍的足球隊維拉利爾,「cinctorrensis」則是致敬牠被發現的小鎮。
或從歐經非洲遷亞
新發現表明,伊比利亞半島可能是中型到大型棘龍科恐龍的多樣化區域,因此棘龍可能起源於歐洲,然後經非洲遷移到亞洲。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