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國際

跨境基建擴展 中東追求復興

國際政治現時一方面是戰火摧殘的破壞,另一方面是不少國家單獨或聯合地建設大型的基建項目,把整個地區乃至跨區連接起來。破壞與建設同時進行,這或許便是美國霸權主義破壞與各國建設的競爭,誰勝誰負便決定今後世界的走向。
中國「一帶一路」倡議是基建建設的代表和帶領者,不過,新絲路的建設重複了歷史的模式,一是沿路各國各地都參與建設,不僅是中國或大國壟斷。二是建設可以是不同的路線,沒有固定的路線,而是在不同時期、不同因素底下相關的各個路線作市場公平的競爭。
沙伊和解 資金投入
中國的建設重心,是中國怎樣連上更多的國家區域,因此主要是東西向,出俄羅斯或哈薩克斯坦西行。但是,如中亞、中東的國家,則是東西向以外,還有南北行,未必想把中國與歐洲連上,更主要的是貫串區域之間的連接。其中俄羅斯、印度乃至伊朗等中東各國,亦有南北向的路線建設。中國讀者最關心的是東西向的中國—吉爾吉斯斯坦—烏茲別克斯坦鐵路,正在積極推進;但比之更重要的是南北向,俄羅斯—伊朗—印度的國際南北交通走廊。
而少有人知的卻是伊拉克—土耳其的「乾運河(dry canal)」走廊計劃,由伊拉克在南向波斯灣的兩河三角洲的巴士拉(Basra)建設計劃為中東最大港口的Al-Faw港,經巴格達、摩蘇爾到土耳其的伊斯坦布爾再到歐洲,因政亂而在2010年至2021年期間停頓。現時因伊朗與沙特阿拉伯和解,中東的政治轉趨穩定,沙特與阿聯酋的資金開始投入,今年12月將會有多國開會推動這個項目。伊朗與伊拉克日前簽署意向書,興建從伊朗邊境至巴士拉的跨境鐵路,18個月會完工,把伊拉克與伊朗鐵路網絡連接,進一步推動伊拉克與土耳其這個項目的發展。
整個走廊的綜合建設預期在2038年完成,但有關連接的經濟、政治、社會效果在期內便可逐步顯現。若加上沙特阿拉伯與波斯灣區國家的鐵路計劃,鐵路公路的交通網絡更可經阿拉伯半島伸延至埃及、北非去。
這樣的多個區域整合基建項目的啟動,反映着中東地區的巨大經濟發展潛力。現代能源經濟加上傳統絲路的巨大經貿作用,若無歐美的破壞與干預,十多年裏中東的各方面貌便可大大改變,這或許也是沙特與伊朗和解背後最大的企圖。
研究所所長 陳文鴻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
人人做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