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國際

芬蘭脫離北極熊 經濟依賴中國龍

芬蘭自12世紀之後一直被瑞典統治,至1809年瑞典對俄帝國戰敗而被俄佔領,成為相當高度自治的芬蘭大公國,由沙皇當大公爵。一次大戰期間,芬蘭於1917年獨立,而在二次大戰後,芬蘭一直因為保持政治中立而享受俄羅斯提供的巨大益處。
不過,長時間身在福中不知福的芬蘭,竟然於去年申請及於早前加入北約,結果是禍不單行,不單止與俄羅斯政治決裂,亦難以期待可以得到北約有效保護,反而勾引北約可能在當地部署核彈,使國家置身俄核子短程打擊的高度危險之中。更可怕的是,芬蘭人民隨時要為此付出莫大的經濟代價!
上屆總理 遺下爛攤
首先,芬蘭政府倉促加入北約,似乎忘記了它每年當俄羅斯及西方世界的物流中介有50億美元的收益,包括將俄石油加工成各種相關產品,連同天然氣轉運到歐洲,其中船運就佔了9億美元。如今俄對其斷供油氣、木材及電力,反而使中國的歐洲一帶一路發展截獲其收益。原來先前因環保理由,芬蘭政府已禁俄煤入口,如今芬蘭20%供暖出問題而要加入採煤及燃煤,民間還要燒木頭取暖及生活,使空氣污染加劇。為填補俄羅斯禁運的石油,芬蘭現在要入口昂貴的挪威石油,結果政府要用補貼來抵銷人民消耗石油產品的價格上升;電力供應也出現問題,因為歐電比俄電貴3倍。能源短缺使芬蘭的生產及生活成本大增,通脹已經高達9%。
還有,俄芬空域封閉使芬蘭每月少收15億歐元開放領空及機場的收益,加上俄遊客不來又造成19%旅遊收益損失。最後,俄禁止芬蘭貨入口,芬蘭貨若改靠土耳其及中國轉運就幾無收益可言。
經濟學家替芬蘭算了這大筆帳,才使政府及人民醒覺,上屆總理(如今只是看守總理)馬林帶給了芬蘭人這個大災難,芬蘭新政府要接這個經濟可能面臨崩潰的燙手山芋,更恐懼國內人民反經濟衰退及高通脹的示威抗議會排山倒海到來。
西方世界面對芬蘭加入北約導致經濟衰退之外的另一個後果,就是芬蘭會變得更依賴中國。芬蘭人與俄羅斯經濟脫鈎,購買力會大降,驅使芬蘭更需要中國資金、基建實力及平價商品。如今令北約國詫異的是,把芬蘭小妞從北極熊的「懷抱」中「救出來」,卻把她送入中國龍的「繾綣」之中!
柏林自由大學哲學博士 史文鴻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