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國際

中俄德人口老化 救經濟各施各法

中俄德是3個努力合作處理人口負增長及人口老化的國家。中國2021年60歲或以上人口有2.67億,佔總人口18.9%;2025年會突破3億人,佔總人口20%,已屬中度高齡化社會;2035年將突破4億人,邁入重度高齡化社會。去年中國人口達高峰14.26億,然後每年下降。
俄羅斯人口高峰是1994年的1.49億,之後開始下降,到2021年人口仍有1.45億,但世銀估計它每年人口減少0.4%,至2050年更下降到1.3億人。德國2023年人口有8,330萬,峰值是2021年的8,390萬人。其實自1972年至今,德國裔人口一直負增長,拯救該國的是50年來不斷湧入的移民,如今它的人口有26%具移民背景。可是德國也難逃惡運,到世紀末人口預計只有7,473萬。
在人口負增長壓力下,中俄德三國政府最擔心社會生產力下降及消費力不足,導致步日本後塵,經濟長期停滯甚至有衰退的危險。但中俄德三國國情不同,因此各有對自身有利的政策,而三者之間的合作,對全球國家有充分參考價值。
開拓合作 分享成果
中國的優勢是其龐大生產體系及健全供應鏈,加上它在部分高科技投資項目有巨大突破,所以即使面對人口老化及收縮,到世紀末人口估計只有8億,中國可以投資在南半球人口增多的國家共同生產,更可和先進國家如德法,開拓合作及分享高科技生產成果。另一方面,中國的龐大生產及高科技體系,極需要俄羅斯的平價能源、天然資源及農林產品。最後,中國還要考慮引入外勞以解決生產力不足、妥善處理老化人口醫療護理,以及引入保母提高生育及就業率,不然就要靠機械人。
俄羅斯的情況就不同,它是全球擁有最多平價可開發資源的國家,其中單靠能源、貴金屬、木材及礦產出口,就足夠支持其人民過上好生活。它現時和中國緊密合作就可引入對方投資開發資源,特別是人力在農牧及林業發展。同時,俄羅斯也寄望德國的投資及技術,以提升其工業生產力。
至於德國,它明白到自己是工業強國,既要依賴俄羅斯的平價能源及天然資源支持生產,又要因高科技不及中美,而要尋求分享科研成果及生產合作。至於靠引入移民去解決人口負增長,除了開始失效,也因德裔人民反對情緒愈來愈激烈而要收斂。
柏林自由大學哲學博士 史文鴻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
人人做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