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國際

規則束縛各國 美國超然例外

美國及西方對中國、俄羅斯都強調規則為基礎(rule-based)的國際秩序,然而在實際言行中,卻還是雙重標準,美國及西方可以不遵守,中俄等則要嚴格遵守,但遵守哪些國際規則,由美國決定,有利於美國便堅持,相反的便忽視不理。規則為基礎的國際秩序指的是依據國際條約,具體是二次大戰後由勝利國制訂的體制。
中國駐法國大使盧沙野質疑克里米亞和後蘇聯國家的主權問題,便是依據國際條約來闡述規則為基礎的法理關係,目的只是在媒體爭辯中,取笑西方。其後中國外交部發表聲明指尊重有關各國的主權,便反映出盧沙野的說法不代表國策,但由此引致國際及國內開始深究二次大戰後的規則為基礎的國際關係,例如,波羅的海3國沒有如蘇聯加盟共和國獨立依據所簽協議,3國在後蘇聯時期獨立沒有國際協議的認可,嚴格而言,不符規則為基礎的國際關係原則。這3國是由國內政治決定主權歸屬,關鍵是有否外國承認,或如聯合國那樣以成員國身份與其他主權國並立。
雙重標準 不受制衡
另一例子是沖繩/琉球。按戰勝國在二次大戰後決議,沒有讓日本把歷史上的佔領殖民地列為日本國土,只是美國用託管者身份,私自轉移行政權於日本,或許因此便換來大半個琉球的領土成為美國的軍事基地。依規則為基礎的國際法,日佔琉球便是非法,不像蘇聯將克里米亞從俄羅斯劃歸烏克蘭那樣,由主權國家轉移至次主權國家,還有足夠法理支持。
美國堅持規則為基礎的國際關係,原則是方便它行使雙重標準,執行美國例外的不符國際法的行為。事實上,規則的效果在於參與國家共同接受,並受其約束,以二次大戰後的規則來說,還基本上是大國博弈的結果,只不過經過戰爭決定勝負。或許,當時的協議大國有感於兩場大戰的殘酷與破壞,在規則裏考慮怎樣避免大戰再起,加上一些機制。但這些機制沒有能力制約大國,實際制約的力量在於大國之間的勢力平衡。現時美國獨霸,若其他國家未能有力制衡,美國例外的原則便形成國際秩序的二分化,頂層是美國不受規則制約,其餘眾國受規則制約。美國監督和懲罰不守規者,而這些規則按美國利益而定,把二次大戰冷戰時期的制衡體制破壞。
美國要求的是美國世紀、美國世界。
研究所所長 陳文鴻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