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國際

世界人口出問題 是福是禍新困擾

英國古典經濟及人口學家馬爾蕯斯在他1798年的名著《人口原理》預言,人類的經濟只有數學級數增長,但會引發幾何級數的人口增長,結果社會只會因人口過多而陷饑荒、瘟疫及戰爭。公元元年全球人口只有2億;發展至1850年,人口才達12億;快速工業革命使2011年人口已經達70億;到2022年,人口更超過80億。如今在饑荒、新冠疫情及俄烏戰爭困擾下,人口會大幅消減嗎?富豪馬斯克卻唱反調,他認為人口不足釀成創意及需求不足,會導致社會衰敗,才是當今社會的危機。
不過,當一個社會的經濟發展成熟,人口會減少,而落後社會人口反而還在大幅增加,如今人類社會面對的是人口增減不均的嚴重問題。由1950到2020年,亞洲及非洲人口增長了3倍,歐美人口則增長緩慢,甚至西歐以德、法為首,以及俄羅斯、日本,人口竟是負增長。原因是經濟先進國家的女性教育程度高及經濟自主,導致遲婚和少生育,因為生兒育女會導致女性及家庭減少高薪收入,加上要負擔兒女的撫養教育費。
消費不足 經濟收縮
東歐的羅馬尼亞1966年禁避孕及人工流產,以維持人口可繼續增長,但到1989年政策取消後,半年內出生率銳減30%。中國也因在上世紀70年代開始限制生育,至今開始出現人口老化及負增長。德、中、俄由50年代至90年代的金字塔年齡分布,開始轉到90年代至今的倒金字塔分布。
簡單而言,歐洲及富裕社會如日本、香港,社會因經濟相對穩定發展,人們變成享樂及個人主義而傾向拒絕生育。不過,有人口專家就警告,人口負增長的先進國家,要面對很多衰敗的危機,首先是社會需求及消費不足會導致經濟收縮,經濟及其發展模式,也由創意、教育及機會發展等可高度刺激增長的年輕社會模式,轉為基本需要及醫療、藥物、護理等消費的保守模式,加上工作人口收縮,也會導致生產力不足的經濟衰退。
相反,落後國家欠國家福利,使人民還是相信養兒防老,甚至像印度、非洲及南美童工還可增家庭收入。加上醫療設施欠佳影響成長率,多生育更是個保證,它們的問題反而是需要資金發展及設法提升人口質素,以提高經濟增長。
柏林自由大學哲學博士 史文鴻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