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國際

俄羅斯外交戰略 重中印全球南方

俄羅斯公布新的外交概念,繼2016年,即克里米亞事件之後,今次是在俄烏戰爭之中,代表了俄羅斯對外交政策全面檢討的結果。
第一是對美對歐已是全然敵對,指摘美國及其衞星國長期反俄,目的在於從每個方面削弱俄羅斯。美國是反俄政策的啟動、組織與執行者。對於歐洲,俄羅斯寄望它明白霸權野心不可實現,要從美國的支配中擺脫出來,與俄合作建立新的和平共存模式,這便是回歸到冷戰時代的觀念。
第二是2016年公布的外交概念,還支持在相互尊重的基礎上與烏克蘭在所有領域維持文化與精神的聯繫,今次只提歐美借烏克蘭對俄羅斯根本利益進行新型的混合戰爭,顯然在烏克蘭問題上再無任何空間可妥協。
對抗歐美霸權主義
第三是俄羅斯的外交焦點放在歐美以外,與中國、印度合作,稱與中國的是全面夥伴關係。同時強調與拉丁美洲、伊斯蘭世界、非洲的關係,尤以非洲為重,形容其為深受西方新殖民主義威脅的世界發展的新中心。
以俄外長拉夫羅夫的解釋,俄羅斯新的外交戰略重心是追求多極世界和所有國家的主權平等,各國有權選擇自身發展道路,世界應是文化與文明的多元化。與俄對烏的立場有所衝突,但亦顯示出俄羅斯着重的是主權平等,俄與歐美的和平共存。俄提出的新型和平共存模式,應與冷戰時代的有所分別,後者的共存倚仗權力的平衡,卻是借助東歐作為附庸和對歐美的緩衝。現時東歐已獨立且變成美國的衞星國,俄的和平共存模式便要不同,對烏克蘭的特別軍事行動或許是新的形態。
俄羅斯在烏克蘭戰爭中面對歐美的制裁,依靠的是與中國、印度貿易大增帶來的經濟支援。中俄關係在習近平訪俄後顯得密切,而印度在美國壓力下依然與俄簽訂石油大量進口,反映印度與俄多年來的關係並未改變,且在美國威逼下更有進展。在中印的支持下,俄羅斯正拉兩國抗衡歐美。印度對歐美的新舊殖民主義從來有着戒心,歐美制裁中俄也令其心寒,在俄羅斯的刻意拉攏下,在上海合作組織、G20組織裏,中印都有溝通的管道。
俄羅斯對歐美不再存有幻想,便追求與中印合作,與「全球南方」的發展中國家建立全球的多極體系,對抗美國夥同歐盟的霸權主義。
研究所所長 陳文鴻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