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國際

拖黑臉來華擋箭 馬克龍一石三鳥

馬克龍訪華完畢回國成為三方面的大贏家,首先法國傳媒褒揚他為法國及歐盟帶來200億美元的空巴訂單,隨行50多位工業家均有各自的合約斬獲;其次是他強調代表法國成功和中國建立高度信任及更密切合作;最後法國傳媒輿論讚許他表示法國和中國會協同推動和平解決俄烏戰爭。
他今次成功訪華的秘訣,是他聰明地邀請歐盟委員會主席萊恩一同來華,實際是借她替自己漂白。歐洲不少政論家認為,萊恩因為慣常批評中國貿易保護主義及人權問題,強調分隔歐盟對中國的依賴及減少當中的風險,自然會大唱黑臉。結果雖然萊恩來華較低調,不再談與中國經濟脫鈎,更表示開啟經濟及貿易對話,但她在演說中仍提及要減低風險避免依賴中國、保障尖端科技、減少貿赤、批評中國的市場保護及人權問題,還警告中國不要向俄輸送武器,被記者詢問時更聲言希望海峽兩岸保持和平。
高唱合作 商貿得益
馬克龍則變成是高唱和中國親近合作的白臉,而且非常奏效。他無形中向歐盟其他成員國作出成功示範,能夠像法國不被美霸權主義政府牽制,在國際政治商貿中可以享受更大活動空間及得到更大利益。
有資深政經評論家指出,若果比較之前德國總理紹爾茨的訪華,馬克龍今趟更為成功,正正表現在法國政府不像德國執政黨派般,較支持美政府對中國所持的敵對及自由民主意識形態價值觀,所以不會以政治高姿態自縛手腳而可和中國建立開放對等關係。
不過,有政經專家學者表示,今次馬克龍及萊恩訪華,在政治上對中國毫無改變觸動,反而是明顯的經濟商貿之旅。其實,甚麼歐洲對中國供應鏈依賴、經濟上恐變成容易被勒索,要中國降低歐盟貿易逆差及改善人權,都是政治姿態及老生常談,講講讓美國霸權政府安心,是拿了好處又賣乖。法國的大企業家才是利益訴求主角,他們最明白和中國的政治及經濟關係與發展是甚麼。
至於中、法共同表示會為終止俄烏戰爭出力,除非兩國能主動接觸烏克蘭政府,否則不會有進展,而在背後操控烏政府的美國,更是難以揣測。中、法明顯是向受俄烏戰爭折磨的歐盟及地球南方亞、非、拉國家喊話,表現出關懷負責。
柏林自由大學哲學博士 史文鴻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