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國際

馬克龍倡歐洲減依賴美 自主應對台危機

馬克龍認為歐洲不應該過度依賴美國。(中新社圖片) 馬克龍認為歐洲不應該過度依賴美國。(中新社圖片)
馬克龍認為歐洲不應該過度依賴美國。(中新社圖片)
遭西方陣營批評 北京讚揚公正
上周國事訪問中國的法國總統馬克龍,行程途中接受傳媒的訪問周日刊登,他強調歐洲必須減少依賴美國,以免成為美方附庸,並主張歐洲戰略自主,避免因台灣問題捲入中美衝突。有關言論在歐美引起極大回響,質疑馬克龍忽視大國之間的價值觀競爭,中國官媒讚揚他保持公正,與美保持距離對華也有利。
訪華期間受訪 籲建第三強權
馬克龍在由北京前往廣州的專機接受法美傳媒訪問時,直言歐洲面臨的最大危險是「捲入不屬於我們的危機」。他說:「歐洲需要回答的問題是加速台灣(危機)對我們有利嗎?不是。歐洲無法解決烏克蘭危機,我們怎能夠在台灣問題理直氣壯地(向北京)警告,如果你做錯事,我們會在哪裏?」法國官員透露,馬克龍與中方領導人密切討論台灣問題,但相較於美國甚至歐盟似乎採取更為調解安撫的立場。
此外,馬克龍認為歐洲在武器及能源過度依賴美國,現時必須加快發展歐洲國防產業;又提出歐洲應該減少依賴「美元治外法權」,所以歐洲必須成為繼美國及中國之後、在法國領導下成為世界第三強權。在環球金融體系由美元主導的背景下,美國近年多次制裁俄羅斯、中國、伊朗等國,歐洲有輿論不滿美方把美元武器化,迫使歐洲企業放棄在被制裁國家的業務、中斷與第三國的關係,否則面臨二次制裁。
離京後解放軍才演習 感滿意
美國傳媒認為中國熱衷支持馬克龍的歐洲戰略自主概念,深信西方正在衰退、中國正在崛起,美國與歐洲的跨大西洋關係弱化加速這個趨勢。報道引述知情人士指,馬克龍對北京等到他離開中國領空後,才發動模擬包圍台灣的軍事演習感到滿意。
馬克龍的訪問在大西洋兩岸引起嚴重關切,美國國會參議院外交關係委員會共和黨籍成員魯比奧表示,歐洲國家必須表明馬克龍是否代表整個歐洲表態,一旦屬實將意味歐洲不會就台灣問題在美國與中國之間二選一。他稱:「也許我們不應該選邊站,也許我們應該說我們將集中台灣及中國威脅,你們(歐洲)處理俄烏戰爭。」
社交網出現諷刺馬克龍的新字詞「macroning」,意指馬克龍刻意增加對中國的依賴同時,反過來向歐洲夥伴說教要提升戰略自主;有人指「macron」的動詞用法是違背歐盟及北約的戰略利益行事或是慘敗,名詞解釋是盲目的地緣政治或二戰時期英國首相張伯倫;張伯倫以綏靖主義外交政策聞名,犧牲別國土地討好納粹德國。
法國前駐美國大使阿羅德反擊外界批評,強調馬克龍沒有明確表示將會放棄法國對台灣的承諾,其次是「我們的聯盟並不覆蓋亞洲」。
分析指,馬克龍的立場帶出一個核心問題,即歐洲與美國的同盟關係是否只限制在歐洲大陸,抑或延伸至亞太地區。■■■本報綜合報道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