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搞意識形態 商界揀趨吉避凶
在俄烏戰爭不斷升級下,德國社會愈來愈承受不了經濟變差以及通脹加劇,傳媒界也開始醒覺不能只跟隨美國及德國政府搞單一報道,擔心受眾會反彈背棄,因此,熟悉中國政治及經濟的有識之士,例如弗朗克‧澤林(Frank Sieren)、沃爾弗拉姆‧埃爾斯納(Wolfram Elsner),成為炙手可熱的紅人,替政治經濟評論引入清流。
其實,德國的「中國通」最大特色是專家學者,著作等身,也有多年在中國生活及工作經驗。在他們眼中,過去的主流西方傳媒,一直追隨西方政府製造敵人,以鞏固霸權及既得利益,就如它們一直抹黑中國是監控人民的國家、獨裁及迫害少數民族,而不提及中國人民如何信任及認同國家領導人反貪、扶貧和走向共同富裕的成功。
跟隨美國 孤立中國
如今,令德國的中國通以及思想開明、具批判的專家學者最覺得唏噓的是,德國現政府傳統上是反美及反北約的社會民主黨和綠黨領導人,竟變成是跟隨美國,要孤立中國,分裂及熔斷中國的供應鏈,建立一個抗中、俄的體系。這種政策來自20世紀初哈爾福德‧麥金德的「心臟地帶理論」,這套理論認為歐亞大陸若果形成一體,其強大力量會控制全球及威脅英、美,故此,這種大盎格魯撒克遜主義主張要離間歐亞大陸的團結,尤其是德、俄之間,而北約的目的正正是要排擠俄羅斯,控制及矮化德國,現在目標也轉向破壞中、俄團結。
過去德國和法國政界人物都有專業知識及智囊團,了解到政治要服務經濟發展及人民福祉,對英、美存一定戒心,但當今德國政府內的政治人物,都是搞政黨鬥爭及意識形態起家的,跟隨英、美針對中、俄搞意識形態鬥爭,還要大企業及人民追隨,這正是現今德國政治災難的根源。
如今德國企業最積極考慮的是如何找出對付政府迫使它們和中國脫鈎的有效策略。去年跟隨總理紹爾茨訪華的12家德國工業集團帶來中國兩年內1,000億歐元的投資,它們用腳投票出走的原因,是需要中國碩大的生產力以及市場,中國更是世界上最積極的研究及創發中心;相反,英、美還停留在中國是偷技術的夢魘中。可幸西門子及博世就緊隨中國的發展腳步,而幾乎所有德國大、中型企業都在中國有研發部門搞合作共贏。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