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國際

政治經濟歷滄桑 美國走向大分裂

美國是一個發展歷史相當短亦非常急促的國家,因此在文化及族裔方面,就非常複雜。
1607年,有104個英國人登陸北美洲東岸今日維珍尼亞州的地方,建立占姆士鎮,這群人開墾大農莊廣泛種植,忠於英國國教。1620年,「五月花號」帶來102名反英國國教的清教徒移民,建立了普利茅斯殖民區,以捕魚、伐木及貿易維生。隨後英國殖民陸續到來開發北美大陸,到1776年建國人口達250萬。在推翻英國殖民戰爭時,已經出現獨立人士及保皇黨的鬥爭,到建立美國,爭論轉到支持中央集權或支持州政府高度自治的模式。
美國的開發凸顯白人屠殺印第安人,以及南方大莊園建立奴隸制度。1861至1865年的南北戰爭起因,就是因為北方走工業化,希望南方奴隸可自由轉入工業生產及用關稅保護幼稚工業,與要保留黑奴制度及自由貿易的南方對抗。這其實反映美國至今南方較保守、種族主義和農業化,北方較開明和工業化的分裂。
種族衝突 愈趨明顯
1960至2022年,美國有6,500萬主要來自拉丁美洲及亞洲的新移民,使如今美國人口比例拉美裔佔19%,非洲裔佔12%,亞洲裔佔8%,原住民佔1%。1990至2020年間,拉美裔人口增長達23%,這一切使美國白人擔心到2050年代會成為少數族裔,種族衝突也更加明顯。2020年5至10月,有1,500萬至2,600萬人示威抗議黑人弗洛伊德被殺事件,比上世紀60年代的民權運動示威規模更大。
至於經濟轉型導致社會形成的差異,也在惡化中,特朗普2016年當選總統,就是因為東北部傳統的鐵銹地帶(Rust Belt)煤礦、鋼鐵及造車業嚴重衰退,因而選民改支持共和黨。這個本來是美國的驕傲的製造中心,50、60年代盛極一時,可惜到了80年代,由於產業外移,變成是「去工業化」的地方,經歷經濟衰退、人口老化及流失、城市傾頹等問題,本來是民主黨的北方重鎮,如今變成選舉墳墓。
此外,由於特朗普在任時任命了3名保守的最高法院大法官,美國最高法院去年推翻確立女性墮胎權受到憲法保護的1973年「羅訴韋德案」裁決,即代表墮胎不再是憲法賦予的權利,各州可自行決定是否允許女性墮胎,結果分別支持與反對這法案的共和黨和民主黨的鬥爭更加白熱化,國家又多了一個分裂因素!
柏林自由大學哲學博士 史文鴻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