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國際

美前總統 98歲卡特 寧養度餘生

卡特近年公開亮相次數大減。(Getty Images圖片) 卡特近年公開亮相次數大減。(Getty Images圖片)
卡特近年公開亮相次數大減。(Getty Images圖片)
促成美中建交 敗給列根未能連任
美國在世最年長前總統卡特(Jimmy Carter)年屆98歲,其健康近年明顯轉差。他前天決定不再接受額外治療,改為留在家中接受寧養照顧,與親人共度人生最後時光。1977年至1981年,他成為第39任總統時,曾促成美中兩國1979年建交,卻因伊朗劫持人質事件等問題遭遇挫折,最終不敵已故前總統列根,是近代少數競逐連任失敗總統。
受到侵襲性黑色素瘤開始擴散至肝臟及腦部影響,卡特身體近年日漸衰弱,已鮮有在公開場合亮相。由他創立的慈善機構卡特中心前天發簡短聲明稱,卡特同日決定放棄接受治療,改為留家安享晚年,獲家人及治療團隊支持。聲明最後提及,卡特家人希望在此時刻能夠保持私隱,同時感謝支持者關心。
美媒前天引述消息報道,總統拜登已獲告知卡特不願接受治療。他是卡特長久以來支持者,曾於1976年提名對方競逐總統,就連上任總統100天當日亦親赴喬治亞州普萊恩斯,與卡特及前第一夫人羅莎琳(Rosalynn Carter)見面。
通脹人質危機大失民心
連同已故前總統老布殊及另一前總統特朗普,隸屬民主黨的卡特也是美國過去40多年來僅完成一個任期就下台總統,卻在任內促成美中建交,同年見證以色列與埃及簽署和平條約。2019年1月美中建交40周年,他受訪時坦言自己在白宮完成最有長遠意義重要成果,正是美國與中國之間外交關係正常化。
然而,卡特任內經歷通脹問題,加上1979年伊朗人質危機,52名美國人質受困美國駐伊朗大使館長達444天,埋下爭取連任失敗導火線。1980年總統選舉,他不敵共和黨對手列根,卸任後成立卡特中心,開始出訪世界各地參與和平談判,繼續透過另一身份實踐其世界外交願景。
致力息衝突 獲和平諾獎
1994年,美國與北韓之間緊張關係接近臨界點之際,卡特同年6月親赴平壤,與北韓時任領袖金日成會面,成功解決朝鮮半島核危機。他2010年8月再次訪朝,救回被關押在勞改營的美國人戈梅斯(Aijalon Gomes),至翌年5月最後一次踏足當地,尋求解決北韓糧食危機。由於多年來致力尋求透過和平方法解決國際衝突,促進民主人權及推動經濟社會發展,他2002年獲得諾貝爾和平獎。
多次外訪 2011年曾來港
卡特下台後外訪地區包括香港,他2011年12月12日前往香港浸會大學,出席「卡特中心—香港浸會大學項目辦公室」開幕儀式,推動世界和平及紓解民困。他稱自己從小就對中國擁有濃厚興趣,首次訪港是1949年。當被問及如何評價任內貢獻時,他說:「我在任期間,美國沒有扔過一個炸彈,沒有射過一枚導彈,沒有打過一發子彈。」
與其他前總統相比,卡特下台後返回家鄉普萊恩斯,過上較為樸素生活,每年更抽時間做義工。美國《華盛頓郵報》2018年8月17日曾刊登一篇文章,內容講及卡特與羅莎琳退休之後日常生活,連同養老金、辦公室、員工及其他支出每年僅花費納稅人約45.6萬美元(約355.7萬港元),金額遠較其他前總統克林頓、小布殊及奧巴馬為低。本報綜合報道
卡特早年訪問中國。(Getty Images圖片)卡特早年訪問中國。(Getty Images圖片)
卡特早年訪問中國。(Getty Images圖片)
卡特(右一)卸任後3度訪問北韓。(Getty Images圖片)卡特(右一)卸任後3度訪問北韓。(Getty Images圖片)
卡特(右一)卸任後3度訪問北韓。(Getty Images圖片)
卡特重大事件卡特重大事件
卡特重大事件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
人人做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