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國際

法國推遲退休齡 勞苦階層意難平

法國政府正在引爆一個大政治炸彈,這就是政府要通過新退休金改革法案,2030年起當退休儲備金出現赤字,退休年齡要由62歲提升到64歲。
不過,比起德國退休年齡已經由65歲提升到67歲,或一般國家基本是65歲,還是算不差的安排。然而,法國民眾的反應非常強烈,1月19日主辦單位聲稱全國有200萬人示威,也有不少公務員及教師罷工;1月31日第二波就聲稱達280萬人,單巴黎就有50萬人;2月11日可能更創新高,相信是法國自上世紀60年代社會運動以來最大規模示威,難免會和執法人員產生衝突,這種激烈的反響當然和工會積極發動相關。
工作艱辛 手停口停
法國和一般歐盟成員國都推行全民退休保障,由國家收取每個普通工作人士(佔88%勞動人口)每月薪金的一個百分比,用來供養現在享退休金的人士。當然,隨着歐洲國家普遍少子化致工作人口減少,加上老人壽命延長,過去工作人口相對高企剩下來的儲備,遲早會出現入不敷支。目前法國儲備估計還可維持3至5年,但之後十多年,估計每年都會出現150億歐元的赤字。這個數字不容小覷,因為2022年法國財政就赤字方面要舉債1,600億歐元,法國政府不想以舉債及加稅解決,而是要工作人口內部調節承擔,如不增加僱員或僱主為僱員的退休供款,就要推遲退休年齡,法國政府認為最後這選項最合理。
大家可能會質疑,為何工會特別是一般組織勞苦大眾的公會,抗議聲音及積極性最大?事實上,一般中產及持大學或以上專業資格人士,薪金可有大量盈餘儲蓄、投資及置業,對他們來說,退休金並不重要。更諷刺的是,資產擁有者可享既得利益,工作並不重要,專業人士經歷多年專業教育,可以推遲多年才投身工作,跟低教育程度的勞苦階層18歲左右便入職,儲蓄不多,工作40多年才享規定的全數退休金,兩者工作年期就有很大差異,加上勞苦階層工作對健康損耗較大,這裏就潛在一定的公義問題,資產、學歷似乎比辛勞工作來得重要。
正正是在新冠疫情這幾年,不少中產專業人士(醫護除外)不單止可留在家中工作,也可選擇提早退休;相反,勞苦階層更要緊守崗位,冒極大風險,否則手停口停!相信法國政府要為勞苦階層工作及退休生活有更多更好安排才對。
柏林自由大學哲學博士 史文鴻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