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國際

俄羅斯中東突破 美國滿盤皆落索

烏克蘭戰爭改變整個全球政治格局。美國和北約試圖打垮俄羅斯但失敗,戰爭變成持久戰,且烏克蘭消耗太大,美國與歐盟不得不提升參戰的程度,投入更大的資源。俄羅斯可能在戰爭初期低估烏克蘭在北約支持下的實力以及北約的決心,惟戰爭至今是美國和北約低估了俄羅斯抗爭的韌力。美國與歐盟已陷入戰爭的泥沼,即使軍火商和能源企業獲大利,歐美經濟卻未必可支撐下去,尤以歐盟為甚,它沒法如美國般印刷鈔票支付戰爭消耗,也沒有金融力量打擊他國來獲利。
俄羅斯的核阻嚇使烏克蘭戰爭不易演變為歐洲大戰,也不能用美國的武器優勢取勝,不與俄羅斯談則整個歐洲戰局和政局沒法穩定。在戰爭長期化底下,歐洲的政治分裂、社會撕裂和經濟衝擊只會惡化,歐盟大有可能走上日本衰敗之途,歐盟與俄羅斯同敗。
能源政治 排除歐美
但俄羅斯在總統普京主持下,不會呆在烏克蘭,脫歐入亞是大戰略,既可減少歐洲戰亂帶來的打擊,也可打造出歐洲以外的廣闊市場與政治空間。俄羅斯還是用能源政治:一是與沙特阿拉伯等石油出口國合作,建立對全球石油市場的壟斷力量。二是與卡塔爾、伊朗友好,再和哈薩克斯坦、烏茲別克斯坦組天然氣聯盟,保證市場供應的壟斷。三是拉攏土耳其,保持天然氣供應歐洲的管道。四是打進印度、巴基斯坦,用石油、天然氣的供應來拉攏它們的合作,也給中亞增添海路液化天然氣的供應路線。把阿塞拜疆也拉進,企圖從印度、巴基斯坦、中亞與伊朗往外高加索,形成以能源為共通基礎的區域合作。
能源政治的另一面,便是俄羅斯在中亞、中東替代歐美,形成大區域的合作發展,美國的圍堵便全然失敗。以色列與俄羅斯有特殊關係,美國也不可能破壞。當俄羅斯、伊朗、印度加快建設國際南北交通走廊的基建,俄羅斯亦可利用對阿拉伯國家的小麥糧食的出口供應,進一步加強與當地的經濟整合,美國、歐盟要再介入便極不容易。美國在伊拉克、敍利亞的戰爭勢力會被俄羅斯、伊朗、土耳其聯手清除,駐波斯灣和吉布提的海空軍基地亦難以維持多久,外交上美國是圍堵不成而全盤失落。
中國與波斯灣阿拉伯國家簽雙邊自由貿易協議,反映中俄的良性競爭,也會進一步排除歐美在中東的勢力。
研究所所長 陳文鴻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
人人做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