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國際

歐民生活要解困 環保拓展怎可能

如今在政治上最推動及早完結俄烏戰爭的理由,來自歐洲不同黨派的環保反省,也成為反戰示威的主力,除了損害經濟之外,戰爭的環境代價如何巨大,正是各方的探討主題。
無疑歐洲政府和人民最擔心的是最後引發到核子戰爭,但這還相當遙遠,最眼前的是烏克蘭八成的水及能源供應、通訊及交通已經被嚴重破壞。美國衞星圖片顯示烏克蘭地面晚上八成以上的光已經消失。
另外,無論俄羅斯及北約在戰場上使用的重炮及炸彈、白磷彈、溫壓彈、鎂鋁高溫及集束殺傷彈,都對建築物、環境及人民造成莫大傷害。還有一個擔憂是若果烏克蘭無法再徵召足夠人民參戰,北約要動用正規軍冒充烏軍介入,或起碼以北約軍人操作計劃支援輸烏的重軍事裝備如愛國者導彈、重坦克及海瑪斯火箭炮等,和重裝備俄軍發生大規模作戰,雙方可能被迫用上貧鈾彈、中子彈或小當量核彈,環境破壞則會更嚴重及長時期。
戰後重建 哪來資金
要在戰後重建目前估計已經需要萬億歐元及大量人力,但烏克蘭已經有過千萬人逃離及數十萬青壯年死傷,是人力莫大損失,重建哪來的資金及人力?
如今北約國家由於禁止入口俄羅斯化石能源,使這些國家的環保人士又有一個新憂慮。因為無論美國及英國都放寬對石油及頁岩氣及油的禁令。英國去年9月的放寬計劃就是要達至在2030年成為油、氣輸出國,這項計劃也包括取消使用水力壓裂技術的開採禁令,雖然這項技術一直被質疑會破壞環境及可能引發地震。一切反映出俄烏戰爭迫使西方國家出爾反爾地放棄長期以來推行自己,及迫令發展中國家減碳及改用綠色能源。雖然支持環保的政治人物及社會人士,可能更質疑,不是正因歐美國家過去太依賴中東及俄羅斯化石能源,而如今更應加速開發綠色能源?
可惜道理很絢燦,但現實很艱難。北約國家如今面對高國債、高通脹及能源危機,民眾示威要求急速解決,哪裏來的資金及科技可火速解決問題?更且,他們更不願依賴上中國的平價風及太陽能產品設施。相反,西方油氣巨頭就容易商量如何急劇拓展產能,還可建立更美好「政商合作」的關係。人民不是正激烈要求改善目前的生活困迫?污染的代價也自然要欣然承受。
柏林自由大學哲學博士 史文鴻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
人人做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