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國際

努力工作仍捱窮 歐洲中產搞運動

歐洲社會運動烽煙四起,主因是食物及能源狂漲價!但歐美其實最大的問題是中產階級赤貧化,社會抗爭只會愈演愈烈。
西方社會偉大的哲學家亞里士多德在2,300多年前就分析到,社會要穩定,一定需要龐大及有實力的中產精英階層來管治,只有他們才會不走個人獨裁濫權,及不會像低下階層貪婪盲動。可惜過去龐大的中產階層不易形成,西方社會是到了工業革命才出現了大大小小的資本家、專業人士、政府行政管治及有產業儲蓄的中產龐大複合體,導致這200年來產生中產精英主導的穩定政治體制,過去還傳揚隨着更巨大的生產力發展,連工人階層也可走向中產化。
收入減少 貧富懸殊
但近年來,世界正向中產赤貧化的反方向發展。自從2008年金融海嘯,中產受薪階層失去穩定工作合約,收入不加更減,而政府反而大力注資挽救大企業,使貧富更懸殊。英國有經濟學家分析,30年來,歐美財富累積向金融股票及房地產擁有者傾斜,相對只是受薪的人口,購買力就一直在停滯及削弱中。
隨着敍利亞及俄烏戰爭引致千萬移民到歐洲,成為政府社會資源及治安負荷,造成更高失業率,中產出現由儲蓄轉負債的階層,受最嚴重影響的是初就業的年輕人及領退休金的長者。這兩個社群的人就構成社會反應的兩個極端,老年人深覺無助及失意,年輕一代則非常憤怒,他們眼見從政者一直強調社會在進步,但他們的處境反而更差,就如法國總統馬克龍2017年上台就一直推行自由化,強調以政府帶頭削減福利及鐵飯碗,可使就業市場更活躍及高自由度,就業及晉升會改善,但結果顯示,在經濟不景氣下,反成為減薪及裁員的推動力。
這群年輕人眼見自己工作及生活條件比上一代差很多,加上他們的教育強調要掌握自己的命運,結果他們成為現今社會運動的核心,要藉激烈的手段改變自己的命運,2018年法國的「黃背心運動」就是典型。它更引發了如今歐洲各國大城市的自發性示威,過去歐洲大小示威均由工會主導及帶領,場面容易控制,但近日德法示威就屢有失控場面,都顯示歐洲社會的激進及暴力化危機,德國柏林在剛過去的除夕夜,就發生青少年用煙花及酒樽襲擊消防和執法人員的暴亂。
柏林自由大學哲學博士 史文鴻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