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國際

日韓歧視中國 泰印倒屣相迎

美國公開說不搞冷戰,目的不過是以謊言迷惑世界,希望可以欺騙各國的政府與民眾,也讓各國政府倣效,以謊言掩飾它們跟從美國霸權之路。美國當下搞的新冷戰,首要對付的國家是中國,因為中國勢大力強,又有堅決的政治意志、舉國體制。美國前總統特朗普發動的貿易戰已然失敗,現任總統拜登不會再貿然開戰,直接與中國衝突,而是採取脫鈎圍堵部署、組織同盟、武力壓迫的策略,一步一步地突破中國的底線,伺機出擊。
在歐洲,美國對付俄羅斯是用北約的架構,綑綁歐盟,脅迫芬蘭、瑞典,用國際動員力量來打擊俄羅斯。在亞洲,美國謀求的是在日本、南韓的安保協議基礎上,引進五眼聯盟的澳洲、新西蘭;澳紐猶豫,則直接把英國為首的北約國家調入。或是組織東亞的北約,或把北約擴大,覆蓋東亞。更大企圖則是用印太戰略利誘印度加入,建構東亞的北約框架,與台灣的烏克蘭化並行,在貿易與金融之外,以軍事與政治壓迫中國。
政治挑釁 無關疫情
最新的例子是甚至用檢疫的藉口,日本與南韓用歧視政策公開羞辱中國。中國激烈反制之餘,卻見東南亞國家的泰國、印尼開放門戶,熱情歡迎中國旅客在疫情中到訪。日韓與泰印這樣落差巨大的反應,在國際上形成新的印象。泰印等東南亞國家,即使受美國積極拉攏,仍然不捨中國,不避美國及西方製造國際輿論對華妖魔化的阻礙。其中泰國在去年11月與中國提升關係,共建命運共同體;印尼在去年G20會議中表現出對華的支持和合作,抗拒美國及西方的政治壓力。
東南亞作為中國最大的貿易夥伴,在美國策動的新冷戰裏,便是明確又堅決地站在中國方面,美國無法扭轉。東南亞如泰印的態度,與日韓的歧視形成強烈對比,證明日韓的行為純屬政治挑釁,無關中國疫情。日韓挑戰中國,相信會使東盟各國對日韓有所迴避,亦反過來會使東盟各國有所顧忌,不敢過於與中國割席或與日韓親近。
中國有東盟的奧援,既制約日韓、澳紐,亦使美國不得不自歐洲調歐盟救兵。但歐洲殖民主義早已敗退,重回亞洲會挑起舊帳,除英國外,相信歐洲各國只是虛與委蛇,不會認真。中國守着南海與東盟,美國便難圍堵壓迫中國,中國更可放開手對日韓反制,以儆效尤。
研究所所長 陳文鴻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