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國際

歐美暗裏明裏 支持新法西斯

2012年起,俄羅斯提議,聯合國大會每年都審議和投票決定反對讚揚新納粹主義行為的議案。一直以來,均是大比數的通過。即使在2014年烏克蘭的克里米亞危機時,當年12月18日的決議,還是132國贊成,51國棄權,4國反對,反對的只是美國、加拿大、烏克蘭和小島國帛琉。歐美大多數國家還是不敢明目張膽地支援新納粹主義。
不過,2022年烏克蘭戰爭全面爆發,歐美的態度轉變,原先投棄權票的各國紛紛轉向投反對票,其中主力的是英國和歐盟各國,包括在二次大戰前納粹主義最盛行的德國、奧地利、羅馬尼亞、匈牙利、意大利、芬蘭、挪威和波羅的海3國等,也包括日本。顯然它們已經不避諱了,特別是德國、日本、意大利3個二戰時的納粹主義、軍國主義與法西斯主義侵略國家,它們在這項決議的表現,使世界擔心新納粹主義會在原來的土壤再度萌生。
扶植拉攏極右勢力
美國二次大戰時反納粹主義,二次大戰後卻扶植極右派,至烏克蘭危機,更赤裸裸地資助新納粹主義在烏克蘭以及歐洲其他國家的發展。加拿大是美國的「不是屬國卻近似屬國」,英國則終歸拋棄大國身份,變為美國的附庸,從棄權轉為反對。
歐美諸國以外,跟隨美國的亞非拉國家甚少,只有安哥拉、馬里、格魯吉亞、利比里亞、巴布亞新幾內亞等;此外還有「五眼聯盟」成員澳洲、新西蘭,以及個別大洋洲國家。不過,2022年與2014年相比較,支持議案的國家從132個減至105個,主要是轉為棄權或不投票國家多了。大國如墨西哥、埃及、土耳其以及瑞士、塞爾維亞、緬甸棄權,顯然它們是不想得罪歐美。但是南韓從原來美國陣列走出來,巴拿馬亦是,也反映它們新的取捨。
法西斯主義與德國的納粹主義主要發源於歐洲,現在也明顯地在歐洲再度興起,外溢於周邊國家。當美國改變了二次大戰前與德國競爭形成對歐洲法西斯主義反對的立場,反而為了影響歐洲的政局,而扶植拉攏歐洲極右政治勢力,不惜像武裝「伊斯蘭國」那樣武裝烏克蘭的新法西斯主義者,歐洲的政治便難免進入大的動盪。美國現時扶助烏克蘭新法西斯政權的作為,會否尾大不掉?美國還是要重返自由主義與法西斯主義戰鬥,抑或是最終被其騎劫呢?且看歷史發展如何。
研究所所長 陳文鴻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