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國際

民主黨中期選敗 美政治形勢更壞

11月8日美國中期大選競爭激烈,今次選舉投票率比2018年更高,反映社會撕裂,而其實過往高投票率通常對民主黨更有利,因為其基層網絡好,發動更有效,當然這也靠民主黨要找出有力的政治議題才可成功。
過去,美國歷史上的中期選舉,主流都是執政黨受挫敗。其實,共和黨一直揚言今次是一個可以全面擊敗民主黨控制兩院的「紅浪潮」,因為共和黨聲討民主黨政府的經濟大敗績,選前一個可選多項的民調公布,77%選民關心40年來未見過的高通脹,62%關心槍械法,60%關心罪案及社會暴力,但當中民主黨選民擔心政治暴力,而共和黨關心社區(特別是非法移民)暴力。
另外美國廣播公司ABC的選前調查公布,最令選民關心的議題是:經濟佔28%,通脹22%,墮胎權利16%,槍械7%,氣候變遷5%。這裏可見高達一半選民憂心經濟及高通脹。
拜登政府淪為跛腳鴨
民主黨明顯是無法打經濟議題,結果以非常意識形態化的議題爭取支持。包括選前拜登公開呼籲今次選舉是挽救民主的危機,親民主黨的民間組織高舉爭取女性墮胎自決權利,是為了發動更多年輕女性選民的支持。最後民主黨攻擊共和黨若控制國會就會削減福利。
由於美國社會及傳媒界一直預期民主黨大敗,如今共和黨大有機會小比數重新控制眾議院,居然使親民主黨的勢力鬆一口氣,但若輸了就是輸了,拜登政府會無法逃避淪為跛腳鴨,而拜登本人也要面對共和黨彈劾的威脅。
今次中期選舉最舉世矚目的,是佛羅里達州州長德桑蒂斯(Ronald DeSantis)以百分之六十的高票當選,使佛州這兩黨必爭的重鎮變成深紅的共和黨領地。德桑蒂斯的競選過程非常得體,相對不少特朗普的死忠政治人物,表現溫和理性,使他有機會在初選成為特朗普的強大競爭對手,近期特朗普本人也意識到這個被標籤為奉行「沒有特朗普的特朗普主義」(Trumpism without Trump)的政治對手,並對他作出人身攻擊。
今次共和黨於正常情況下會勝選,使美國政府的兩黨鬥爭更激烈,社會更撕裂。至於俄烏戰爭能否平息,其實不容樂觀,因為兩黨背後的金主,都是藉此大賺特賺的能源商、國際金融資本及軍工集團,它們的貪婪恐怕青天才是極限。故此如今美官方已經表明支持烏克蘭是兩黨共識!
柏林自由大學哲學博士 史文鴻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