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國際

台北故宮屢現疏失 打破文物標錯朝代

左、右圖:明弘治款嬌黃釉綠彩龍紋碗因摔破碎裂。 左、右圖:明弘治款嬌黃釉綠彩龍紋碗因摔破碎裂。
左、右圖:明弘治款嬌黃釉綠彩龍紋碗因摔破碎裂。
台灣台北故宮博物院先後打破3件典藏瓷器,院長吳密察被指試圖隱瞞事件,立委促請行政院長蘇貞昌下令徹查。除打破文物外,博物院官方網站亦標錯其中一件文物朝代,吳密察上周五承認疏失。博物院前院長周功鑫隨後回應稱,工作人員所接受的專業訓練有待加強。
民進黨立委高嘉瑜發文稱,損毀文物之一「嬌黃釉綠彩龍紋碗」,朝代原本應是「明弘治款」,但在台北故宮官網上寫成「清弘治款」。
立委斥不夠嚴謹院長認責
高嘉瑜發現台北故宮公布破損文物的名稱和官網上標註的資料不同;怒斥連官網上都寫錯,台北故宮對文物保存及標註實在不夠嚴謹。她同日在質詢時對吳密察作進一步追問,「到底是明朝還是清朝?」吳密察回應,承認疏失,是明朝弘治年間。
前院長稱員工訓練待加強
針對文物毀損一事,周功鑫表示,從專業的角度來看,此次事件可見,手持瓷器的工作人員所接受的專業訓練不足,「文物材質各有不同,拿取時需注意材質和形式的特殊性而有所區別」。周功鑫解釋,普遍認為戴手套處理文物是種保護文物的做法,但若表面光滑的文物戴手套處理反而可能有滑脫毀損的風險。
資料介紹,受損的「嬌黃釉綠彩龍紋碗」高6.1厘米、碗口直徑11.6厘米、底部直徑4.8厘米,碗外壁雕刻雙龍戲珠,隙地滿飾雲紋,內部樸素無紋飾,底部刻有「大明弘治年製」字樣。有文物鑑定專家估計,「嬌黃釉綠彩龍紋碗」只此一隻,價值約一億至兩億元新台幣(約2,445萬至4,890萬港元)之間。本報綜合報道
台北故宮博物院屢有疏失。(中時電子報圖片)台北故宮博物院屢有疏失。(中時電子報圖片)
台北故宮博物院屢有疏失。(中時電子報圖片)
官網上將文物的朝代標錯為清朝。官網上將文物的朝代標錯為清朝。
官網上將文物的朝代標錯為清朝。
吳密察吳密察
吳密察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