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國際

歐洲統一未成 戰亂難以避免

歐洲的面積與人口,大概可相比中國,歷史文明也有相類似。但中國的政治統一在秦始皇之後並沒有中斷,中華文明因此得以承載傳播。歐洲在羅馬帝國崩潰之後,卻沒法統一。
即使天主教羅馬教會一度君臨大部分歐洲的國家,神權與皇權始終對立,未能統一。神權沒法壓倒皇權,也自難以把皇權一統化。各國自成體系,爭奪皇權,可一直沒有一個國家能如秦國之於中國的戰國,成就絕對的皇權。且因神權分裂,教會向東分裂為天主教與東正教之爭,在西分裂為天主教與基督教之爭了。
美國霸權 製造分裂
拿破崙打不勝俄羅斯,德國從普魯士皇帝到納粹黨也同樣敗於俄羅斯,英國則一直在歐洲大陸行分而治之戰略,阻礙歐洲統一,以保它的海外霸權和本土安全。正因歐洲千多年沒法有政治統一,各國便征戰不止,進入現代更向外擴張。以殖民主義、帝國主義來掠奪海外資源,以助歐洲大陸的競爭。或許這樣的分裂對抗,有助思想、技術與經濟的破格發展,一如中國戰國。可是戰爭殘酷,歐洲兩次大戰死亡與破壞巨大,但卻沒使歐洲解脫出來,反而進入冷戰時期。冷戰中美國的介入,使歐洲沒有機會與俄羅斯和解,反成敵對。美國借二次大戰統一了西歐各國和它們的海外殖民地,由亂而治,由此導致大戰後美國陣營的繁榮發展。這是歐洲部分統一的效果。其中歐盟的發展,即使有美國組織西歐,以便統治的目的,德法等的聯合,從體制上消除歷史戰爭仇恨,在美國保持的區域安全下,各國由競爭轉合作,戰後重建與發展迅速,歐盟東擴甚或可把西歐的和平發展向東擴展。
問題是,冷戰結束,美國的霸權更無制約。美國資本主義的發展,進至金融資本,從大眾生產、大眾消費和福利社會的模式蛻變為侵略性的寄生體系,先是破壞日本的戰後復興,繼而用烏克蘭戰爭同時打擊歐盟發展與俄羅斯復興,破壞歐盟與俄羅斯的合作。美國正扮演着英國幾百年來在歐洲分而治之的角色,強行製造分裂,阻礙歐洲大一統的發展。
10月裏歐洲召開歐洲政治共同體的首屆會議,法國主催,歐盟支持,或許是在烏克蘭戰爭之外,歐盟之外,歐洲另一次重走統一之路的機會。但始終解決不了俄羅斯因素,前景還是不清。
研究所所長 陳文鴻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