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國際

英百年前出土化石 揭為巨型翼龍祖先

「泰勒斯克列羅龍」化石保存在砂岩內。 「泰勒斯克列羅龍」化石保存在砂岩內。
「泰勒斯克列羅龍」化石保存在砂岩內。
X光掃描標本 活於2.3億年前
英國一批考古學家利用X光掃描一個100年前出土、手掌般大小的三疊紀小動物化石,竟發現就是古生物學界找尋多時的翼龍祖先。新發現將有助了解侏羅紀巨型空中霸王翼龍的起源,研究報告周三在國際期刊《自然》上發表。
化石於1900年代在蘇格蘭出土,因7個標本太脆弱,百年來一直保存在出土時的砂岩塊中。標本中的動物被稱為「泰勒斯克列羅龍」,生活在2.3億年前,身長約20厘米,頭部較大擁有獨特的頭冠,四肢細長、軀幹短小和長尾,推斷可能用兩腿行走並用腳趾站立,主要以昆蟲和其他小型無脊椎動物為食物。
解構翼龍進化
蘇格蘭國家博物館福法(Davide Foffa)博士的團隊,早前到收藏化石的倫敦歷史博物館利用X光重組「泰勒斯克列羅龍」的下巴、大腿上部骨骼的形狀等細節之後,發現與翼龍家族完全脗合,揭示第一批翼龍可能是從這種小動物進化而來的。
愛丁堡大學布魯薩特(Steve Brusatte)教授表示,長久以來他們看到的化石都是已經會飛的翼龍,但牠們的祖先和如何學會飛行一直是考古學界的謎團,新發現有助確定「泰勒斯克列羅龍」與翼龍的關係。本報綜合報道
團隊用電腦重建的「泰勒斯克列羅龍」骨架。團隊用電腦重建的「泰勒斯克列羅龍」骨架。
團隊用電腦重建的「泰勒斯克列羅龍」骨架。
圖為愛丁堡大學教授布魯薩特。圖為愛丁堡大學教授布魯薩特。
圖為愛丁堡大學教授布魯薩特。
「泰勒斯克列羅龍」的構想圖。「泰勒斯克列羅龍」的構想圖。
「泰勒斯克列羅龍」的構想圖。
福法在蘇格蘭國家博物館任職。福法在蘇格蘭國家博物館任職。
福法在蘇格蘭國家博物館任職。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