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國際

華團隊 揭火星水活動證據

祝融號(左)和天問一號(右)着陸平台合影。 祝融號(左)和天問一號(右)着陸平台合影。
祝融號(左)和天問一號(右)着陸平台合影。
祝融號着陸區發現礦物 顯示10億年來蹤迹
國家航天局探月與航天工程中心周日發布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的研究成果。科研團隊通過綜合研究火星車「祝融號」着陸區地貌,揭示火星地貌的形成與水活動存在重要聯繫。
團隊研究着陸區分布的凹錐、壁壘撞擊坑、溝槽等典型地貌,在着陸區附近的板狀硬殼岩石中發現含水礦物,證明着陸區在距今10億年以來存在過大量液態水活動。而着陸區的土壤具較強承壓強度且摩擦參數較低,存在水活動及經歷風沙磨蝕的特徵。
天問一號已運行逾780天
探月與航天工程中心指,這些新成果揭示火星風沙與水活動對地質演化和環境變化的影響,為火星烏托邦平原曾經存在海洋的猜想,提供有力證據。截至上周四,天問一號環繞器已在軌運行780多天,祝融號亦累計行駛1,921米,完成既定科學探測任務。本報綜合報道
祝融號着陸區有撞擊坑。祝融號着陸區有撞擊坑。
祝融號着陸區有撞擊坑。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