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國際

中國與中東合作 脫歐入亞成主流

上海合作組織今次會議的重大意義,是中東阿拉伯國家的大舉加入,上海合作組織的政治勢力便從中亞、南亞、西方擴展至中東。伊朗正式成為會員國,沙特阿拉伯及海灣國家加入,甚至連敍利亞與伊拉克、埃及都在爭取參加。中東的主要國家都將會收納在上海合作組織之內,對中東的政經局勢便肯定產生巨大的影響。
美國基本上從中東撤退,餘下的只是在敍利亞偷取石油來支付在區內的顛覆活動。駐波斯灣的第六艦隊受制於伊朗,不敢妄動。而沙特阿拉伯未能在也門取勝,在中東的權威大減,連卡塔爾也不惜與之鬧翻,改與伊朗合作,原來美國依靠沙特阿拉伯的軍事與石油聯盟來控制中東的企圖便失落,中東變成群龍無首,各自爭雄。
沙特阿拉伯與海灣各國亦正在減少對石油天然氣的依賴,全力發展多元經濟與工業化,他們的對外關係與對外政策便要大改變,與敍利亞、伊拉克、伊朗一起都面對同樣的發展問題,也沒有哪一國可以領導,反而是相互競爭加劇。美國與沙特阿拉伯於上世紀70年代石油危機時建立的區域政經格局面臨崩潰,急速地在轉型變化,除了以色列還頑固抗拒,敵視巴勒斯坦與伊朗,但亦與中東一些國家暗通款曲。埃及也衰落了,無力干預中東局勢。
以經貿促進和平發展
在這樣的形勢底下,中國以及俄羅斯的介入,對區域形勢的影響作用大於撤退的美國和有心無力的歐盟(主要是法國)。英國更自顧不暇,力量不足,正迎來英國勢力在中東全面消退。在這個時機,沙特阿拉伯與海灣各國爭取加入上海合作組織,正是政治上從靠攏美國轉為與中俄印巴等亞洲大國合作,歐洲化轉而為亞洲化,走上脫歐入亞的道路。
俄羅斯在中東只有武力,可是在烏克蘭戰爭開始後,無力兼顧,單俄羅斯亦不可能幫助中東重建與工業發展,唯一的力量便是中國,而中國在中東一如其他地區,不干涉別國內政,也採取謹慎的政治平衡政策,在沙特阿拉伯──伊朗──以色列這三角中均保持友好關係,以經濟貿易來促進地區的和平發展。全球當前來看,只有中國具財力和生產能力協助各國工業化。沙特阿拉伯等加入上海合作組織是更進一步加強與中國等的經濟合作,也讓中國與俄羅斯、印巴等增強上海合作組織的經濟貿易功能與作用。
研究所所長 陳文鴻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
人人做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