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國際

上合組織擴張 亞洲各國集結

上海合作組織將於本月15、16日在烏茲別克斯坦的撒馬爾罕召開元首會議。在烏克蘭戰爭正改變國際格局之時,會議引起各國注目。
一是新冠疫情爆發以來習近平首次出國,並將會見俄羅斯總統普京,中俄或許有重大協商。習在中共二十大前夕與普京會面,必然談及烏克蘭之戰和中俄的戰略合作、抗衡西方的措施。不待二十大之後才會面,既反映事態的緊迫,也顯示中國的極度重視。
共同合作 重新出發
二是上海合作組織這幾年加入了印度、巴基斯坦和伊朗,聲勢大振,再不局限於中亞和中俄的關係,開始演變成為亞洲區的重大多邊平台。特別是中東阿拉伯各國爭相加入,今次會有沙特阿拉伯、卡塔爾和埃及申請作對話夥伴,巴林、阿聯酋以及敍利亞、伊拉克、孟加拉、越南都在爭取加入。組織範圍將會進一步擴大,從現時觀察員國(阿富汗、白羅斯、蒙古)和對話夥伴的亞美尼亞、阿塞拜疆、土耳其、柬埔寨、尼泊爾、斯里蘭卡,變成向西至埃及,成為全球最大的地域組織。現時已佔全球GDP的三成以上、貿易量的16%和四成人口,進一步擴張將會包括全球半數以上人口。隨着非西方國家的發展,上海合作組織足以抗衡美國的五眼聯盟和G7發達國家集團。
三是今次會議將是中東阿拉伯國家的大舉加入,海灣各國是阿拉伯世界最大的區域組織,成員國都一直想與印度、巴基斯坦和中國建立雙邊自由貿易協議,卻未能成事。在上海合作組織從地區性的政治組織轉變,加強經濟貿易關係之時,加入上海合作組織正好使它們與中俄印巴在貿易上有更大的相通,也會進一步促使上海合作組織發展成為大亞洲的區域政治經濟組織平台,成為全球非西方國家的代表。
四是印巴世仇卻可在上海合作組織中和平共處,中印的衝突亦可在組織的架構內消解。剛剛中印在爭議的邊境退兵,習近平也大有機會在撒馬爾罕與印度總理莫迪會面,氣氛趨於友好。若沙特阿拉伯加入,亦會與伊朗共處,消解兩國積累多年的敵視。未來敍利亞、伊拉克參加,與土耳其會有調解矛盾的機會。上海合作組織在中俄等的推動下,正在開啟亞洲的大和解、大合作,這將是歐洲殖民亞洲之後,亞洲獨立、共同合作、重新出發的重大時刻。
研究所所長 陳文鴻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