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國際

秋季通脹已夠慘 冬天天氣莫太冷

歐盟領頭羊德國要面對今冬附美抗俄的真理時刻了!德國中央銀行已預測秋季開始通脹會達到10%。多蒙特市工業大學的經濟新聞學教授漢瑞克‧穆勒最近在《明鏡周刊》發表文章警告政府要全面應對通脹。他首先分開「個別領域」及「全社會預期的通脹」兩類。例如一種物品漲價,消費者可找一些便宜代替品或因應削減其他非基本消費,還可以導致一些可少買的貨品通縮式降價及賤賣效果,使兩方面此升彼降長遠可找尋新平衡。
但如今因俄烏戰爭歐盟制裁俄羅斯,導致多類能源進口量急跌、短缺及價格暴升,不易找到平價代替,它還導致廣泛生產成本上漲及大量貨品加價,則這類通脹就衍生民生經濟及政治的問題。穆勒教授最擔心的通脹形態,源自社會的「預期」,用他的說法是:因預期通脹更高,受薪階級要求加薪(例如現今英國碼頭工人罷工);業主加租;企業持續提升生產貨品的售價;餐飲店持續印新價目表。大家都不想落後形勢承受通脹帶來的負擔。
德國政府 備受掣肘
德國政府打擊「預期性」通脹的掣肘:面對這個問題,德國民眾其實是期待政府出手的,政府先前也有增加天然氣及電的補貼,但面對更大入口縮減及加價,政府要考慮如何承擔增加補貼?更可怕的是,支持烏克蘭做戰爭代理人,竟是美國吃甜頭,而德國與歐盟其他成員國嘗苦果。8月26日,美國聯儲局主席鮑威爾在一個論壇中發言,表示要決心壓低通脹至2%,強調7月加息到如今2.25至2.5%還不夠,聯儲局仝人注意到美國社會正集中注視高通脹會持續,再繼續有力加息消解這種注視有其必要。這正正和穆勒提的通脹「預期性」不謀而合,而8月26日美國道指應聲就大跌逾千點。
美國大幅加息加上俄烏戰爭對歐元區經濟打擊極大,兩方面都吸引歐洲資本流向美國避難,歐元兌美元跌破平價後,在往後大有機會屢試新低。
大家可能奇怪歐盟為何不跟隨加息?歐元區息口為何還是接近零?首先,歐元區追隨加息大有機會引發意大利及西班牙的債務危機;其次是加息也會打壓經濟增長,歐洲央行已預期德國5年內的經濟增長都只有2%。
看來,德國政府只有三個應對板斧:先留後手,通脹不過10%不出手推動歐央行緩慢加息;伺機推動歐盟促美俄和談休戰;祈禱今個冬天德國不太冷。
柏林自由大學哲學博士 史文鴻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