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國際

日本政壇震撼彈 安倍晉三遇襲亡

日本前首相安倍晉三昨日在奈良縣為明日舉行的參議院競選拉票時,遭一名男子使用霰彈槍近距離連轟2槍,重傷不治。警方透露,槍手是因為不滿安倍而行刺。事件是戰後日本最嚴重的政治刺殺案之一,該國在連年經濟不景氣下,社會民怨沸騰釀成血腥殺機。
今年67歲的安倍晉三出身日本自民黨政治世襲家族,外祖父岸信介、外叔公佐藤榮作均曾任日本首相,父親安倍晉太郎亦曾任外相。安倍本人自1982年從政,1993年在山口縣當選眾議員,歷任內閣官房長官、自民黨幹事長、自民黨總裁,在2006年接替小泉純一郎,首次出任日本首相。
安倍上任後推動對華強硬政策,但僅在任一年就因「健康理由」辭職。至2012年,在發生311東日本大地震次年,他再度出任首相,直至2020年又以「健康理由」辭職。至此他成為任期最長的日本首相。安倍雖然辭去相位,但並沒有離開自民黨政治核心,他作為黨內勢力龐大的安倍派會長,對現任首相岸田文雄內閣亦具有強大影響力,但亦因為自民黨偏重大企業利益而致民生困苦。
槍聲響起 矛盾頓升
安倍二次拜相後,為刺激經濟而推出「安倍三支箭」政策,即大規模量化寬鬆、擴大財政支出、喚起民間資本三大政策。不過,經歷長年累月的印鈔和金融擴張,日圓陷入疲弱。就在安倍遇刺前,日圓兌美元跌穿136日圓價位,是24年來最低。日圓貶值導致入口成本上升,廠家將成本轉嫁給消費者,導致今夏生活必需品紛紛加價。再加上俄烏開戰後,能源價格暴升,日本平民生活百上加斤。
在此情況下,日本央行本應加息以壓抑通脹,但安倍在位時任命的央行行長黑田東彥卻堅守三支箭政策,繼續執行刺激經濟擴張的寬鬆政策,以大企業提供財政支持,卻犧牲了小市民的利益,或引發民間對安倍派系的不滿。事實上,岸田文雄去年上台之初,亦承諾推動「新資本主義」,鼓勵企業為員工加薪,卻並未獲商界響應,使得自民黨的承諾成了一紙空文。而參院選舉前響起的槍聲,顯然反映日本社會矛盾的尖銳,已到了當政者無可迴避的地步。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