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國際

台政商建燕鷗棲息地 繁殖增7成

燕鷗的自然繁殖率大幅提升。 燕鷗的自然繁殖率大幅提升。
燕鷗的自然繁殖率大幅提升。
【本報綜合報道】台灣桃園市政府與中油公司及當地野鳥學會合作,在桃園沿海地區營造保育類野生動物燕鷗的棲息地。中油公司周一舉辦成果發表會,指當地平均每年育成150隻燕鷗,自然繁殖率大幅提升超過七成。
繁殖率受動物及人類干擾
改善燕鷗繁殖率減少的問題,市府2019年起與中油公司及野鳥學會合作,於竹圍漁港、白玉海岸、大潭海岸及許厝港國家濕地設置4個繁殖棲地,透過搭建圍欄及擺設假鳥與庇護瓦,減少小燕鷗受傷及受人類干擾的機會。近3年來繁殖率明顯增加,前年曾更最高出現200隻過境及繁殖紀錄。
燕鷗是二級保育鳥類,每年5至7月會於台灣的海邊沙礫地築巢,但物種受其他野生動物及人類行為的干擾,自然繁殖率一度跌至不足三成。中油公司董事長李順欽表示,未來會持續營造燕鷗的棲息地,盤點小燕鷗築巢數量並監測其孵化率,讓竹圍漁港成為小燕鷗的第二個家。
參與活動的民眾一同布置假鳥。參與活動的民眾一同布置假鳥。
參與活動的民眾一同布置假鳥。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