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國際

福島餘波停不了 政府免賠水照倒

日本2011年的311大地震和海嘯,引發福島第一核電站核災,遺禍至今仍揮之不去。日本法院早早確認營運福島第一核電站的東京電力公司需為事故負上責任,但對於日本政府的責任一直存有分歧。最終,日本最高法院上周五審理4宗災民集體訴訟案時一錘定音,裁定日本政府對福島核事故沒有賠償責任,意味東電需獨自向3,700名福島災民支付14億日圓的賠償金。
最高法院指出,襲向第一核電站的海嘯規模遠較預期來得大,而且方向也與此前評估不同,因此即使政府提前採取防護措施,事故也難以避免,因此判定日本政府毋須負責。然而,審判結果令不少日本民眾震怒,有人直斥政府不賠償亦不承擔責任的行為可恥;另有當地網民批評「核電站是政府不斷推動興建的,現在出事就立刻全身而退,如何叫人繼續信任國家」。
鄰國抗議 民眾反對
福島核災被國際原子能機構列為屬最高級別的第7級事件,也是繼1986年烏克蘭切爾諾貝爾核災難之後,第二個達到此級別的核災。然而,福島核事故發生逾11年來,日本政府和東電在處理後期工作方面不力、甩漏甚多之餘,更強推將核廢水直接排入大海,預計2023年春季正式實行。可是,日本的排海方案遲遲未能就核污水數據可靠性、淨化裝置有效性、環境影響不確定性等給出可信的理據,有關做法除了引來中國、南韓等多個鄰國抗議,國內民間團體由去年6月起已收集到逾18萬人聯署反對。
然而日本政府沒有想辦法去釋除外界疑慮,只落力對外推銷福島食品,但多年來國內外買帳的人不多。此外,日本本月起對福島縣多地解除「返鄉困難區域」的避難指示,但願意回鄉居住者寥寥可數。為甚麼?因為東電根本未向居民透露具體情況,核污水排海計劃也將對當地海洋及漁業造成沉重打擊,試問有誰願意拿自己寶貴的性命來打賭?
海洋是珍貴的寶庫,也和人類的發展命運息息相關,但從東電乃至日本政府多年來在排放核污水問題上,擺出一副不嚴謹的態度,把國內外民眾的安全利益不當一回事,試問又如何能令人安心信服?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