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國際

軍事援助烏克蘭 西方當作測試場

俄烏戰爭形勢日漸明朗化,盧甘斯克州烏軍最後據點北頓涅茨克危在旦夕,勝負可能未來數天有分曉。前線戰況不妙之際,基輔再次大聲疾呼軍事援助並列出長長清單。不管西方國家最終會否答應基輔的要求,但早前多輪軍援與借刀殺人無異,企圖藉烏克蘭之手消耗俄羅斯,更趁機測試武器性能。
繼烏克蘭武裝部隊總司令扎盧日內要求美國提供155毫米榴彈炮後,總統顧問波多利亞克獅子開大口,列出1,000門155毫米榴彈炮、300套多管火箭炮、500輛坦克、2,000輛裝甲運兵車及1,000架無人機的清單。總統澤連斯基亦開腔,希望獲得現代導彈防禦系統。西方在戰前已不斷供應武器予基輔,開戰後更加強援助力度,需向軍火商下單補充消耗庫存。面對基輔龐大需求,西方左右為難,答應等同竭澤而漁,倘拒絕等於見死不救及出賣盟友。
檢視武器優點缺點
美國一直是援烏武器最多國家,提供M777榴彈炮、高機動多管火箭炮、標槍反坦克導彈及刺針防空導彈等。透過送出軍援武器,美軍可搜集更多實戰數據,並分析優點及缺點,把經驗用於新武器開發上。美軍利用戰爭測試武器及新戰術是有迹可尋,在伊拉克戰爭中便測試逾千種防禦技術,俄烏戰爭無形中提供另一次難得機會。
除了美國,英國及德國亦視俄烏戰爭為武器試驗場。德國承諾提供最先進IRIS-T防空系統,它並未正式大規模列裝德軍,反而優先提供烏軍,相信與實戰測試有關,表現好更可以打響名堂,成為國際軍火市場搶手貨。至於英軍小量列裝的星光防空導彈,大部分提供予烏軍,背後目的不言而喻。
雖然烏軍接收大批武器,但質素良莠不齊,例如標槍反坦克導彈,部分電池電力不夠導致無法供電發射。俄軍日前發現一部陣亡烏軍的手提電話,搜尋紀錄顯示他深受標槍反坦克導彈故障困擾,因此上網尋找解決方法。對西方武器失去信心的烏軍在撤退時,往往把它們拋棄。對於戰局惡化,基輔一味要求西方提供炮兵裝備,接收萬國牌武器後反而加劇後勤負擔,加上有經驗士兵不斷損失,得物無所用。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