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國際

日右翼蠢蠢欲動 謀藉口解除武禁

國際大宗商品價格在俄烏戰爭陰霾下持續上升,進一步放大日圓貶值對日本經濟的影響。儘管國內經濟已「一鑊泡」,日本右翼武裝復辟軍國主義之心卻從未熄滅。自民黨周三便向首相岸田文雄提交修改外交和安全政策長期指針的建議文件,要求把「對敵基地攻擊能力」名稱更改為「反擊能力」並擁有該能力,又提出把防衞費用增至本地生產總值(GDP)2%以上。已化身為「強硬抗中派」的岸田,當然樂見其成。
「對敵基地攻擊能力」是日本政府在和平憲法約束下製造出來的特有概念,意指阻止對方領域內飛彈發射的能力。在和平憲法大原則下,自衞隊的導彈配備一直受到限制。但隨着時間推進,日方開始以不同藉口強化個別武裝的攻擊性能。如今自民黨更玩起文字藝術,將「對敵基地攻擊能力」易名「反擊能力」,並建議把「反擊能力」的攻擊目標列明包括他國的指揮系統,先發制人的攻擊意圖及挑釁性味道極濃,也反映出右翼大幅調整安保政策的野心。
充當爛頭蟀反華遏俄
二戰後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日本都能夠堅守防衞原則,老大哥美國的制約當然是主要因素。但隨着中國逐漸威脅美國的霸權地位,加上俄烏戰爭爆發,山姆大叔急需日本充當其反華遏俄的爛頭蟀。甚懂走位的日本政府看準機會,在新版《外交藍皮書》中「硬起來」:炒作台海議題鼓吹中國威脅論;譴責俄羅斯侵烏、18年來首次指明南千島群島(日稱北方四島)被俄非法佔據。日府之所以連珠炮發,自然是希望討好美國,換取華盛頓對其突破和平憲法限制及違反專守防衞原則的舉動「隻眼開隻眼閉」。
日本右翼勢力坐大之勢愈發明顯,與中韓朝齟齬不斷之外,近期甚至名正言順地從防禦改為主動進攻。若該國把防衞費用增至GDP2%以上,則意味着每年將耗資逾10萬億日圓,數字上僅次於美中,位居世界第三,做法在非戰爭年代屬絕無僅有,對亞太地區而言卻是極為危險的信號。現實角度來看,日本這樣一個嚴重高齡化的國家,不管人口抑或地緣,都不具備進行現代戰爭的能力,一心掙脫軍事枷鎖的日本右翼倘若失控,恐怕更令人擔憂。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