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國際

法國選戰決雌雄 普京喜迎及時雨

法國將於明日舉行第二輪總統選舉投票,持中間路線的現任總統馬克龍將與極右翼女將瑪琳勒龐決一雌雄。正值俄烏爆發戰爭,瑪琳勒龐在投票前高調宣示親俄路線,竟出乎意料地人氣急升,為飽受美歐譴責的俄國總統普京帶來一場提升國際支持度的及時雨。
瑪琳勒龐曾在上屆大選中敗給馬克龍,她在月初的首輪投票中得票23.1%,落後馬克龍不到5個百分點。當雙方展開第二輪投票的競選活動後,瑪琳勒龐一改策略,公開觸及敏感的俄烏戰爭議題,並展示自己的親俄立場,提出在戰爭結束後,修補北約與俄羅斯的關係。
瑪琳勒龐親俄人氣升
瑪琳勒龐還不怕冒犯烏克蘭支持者說,克里米亞半島屬於俄羅斯。這番表態無異於在一定程度上承認了普京對烏克蘭行動的「正當性」。在歐美各國政府和輿論一面倒追隨美國、支持烏克蘭的背景下,瑪琳勒龐的言論為她帶來意想不到的支持。
根據最新民調,馬克龍的平均支持率為56%,仍領先於瑪琳勒龐的44%,但分析指民意在競選的最後衝刺期間可能發生重大變化,尤其是烏克蘭戰局的發展可能削弱民眾對馬克龍的支持。原因之一,是馬克龍對美國過於言聽計從。早在俄烏爆發戰爭前不久,美國曾公然從法國手中搶走澳洲的巨額潛艇訂單。但俄烏戰爭爆發後,馬克龍領導的法國卻未能在北約和歐盟展示領袖地位,任由美國及其盟友如英國、波蘭等左右歐洲大局。
原因之二,是馬克龍政府可能深度介入了對俄羅斯的作戰。俄方情報指,在圍攻南部港口城市馬里烏波爾的過程中,俘虜和包圍了大批外國僱傭兵,包括北約軍人,暗示北約直接參與了對俄軍的作戰。而歐美情報界和媒體近日亦不時傳出,被俄軍包圍在馬里烏波爾的外籍軍人,可能包括來自美、法等國的北約將領。
原因之三,是俄烏戰爭已產生500萬難民,大部分都會湧往西歐,亦必定會引起法國民間憂慮,為主張收緊移民政策的瑪琳勒龐爭取更多支持。如果她最終勝出,必定會因為親俄立場而導致北約及歐盟分裂。即使敗北,也反映法國內部並非一面倒反俄。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