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國際

病例增 防控減 台民憂爆發

新北市政府在中和和平街設立機動篩檢站。(中時電子報圖片) 新北市政府在中和和平街設立機動篩檢站。(中時電子報圖片)
新北市政府在中和和平街設立機動篩檢站。(中時電子報圖片)
本土添183宗 連續3天破百 解除隔離條件放寬
台灣昨日新增280宗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包括183宗本土及97宗境外輸入。本土病例連續3天超過100宗,再創10個月以來單日新高,但指揮中心同日宣布放寬解除隔離條件,繼續減輕醫療壓力,社會憂慮令疫情惡化。
本土確診以新北市71宗佔最多,基隆市39宗居次,桃園市有22宗,其餘分布在台北市、新竹縣、宜蘭縣、台中市、屏東縣等地。基隆市小食店群組繼續擴大,再多45人確診至205宗個案;新北市三峽區群組和校園群組合共再多20名患者,並有40宗個案截至昨日未能確定傳播鏈;離島金門縣再多一宗本土確診,是該島至今第3宗。境外輸入以越南20宗佔最多,有一名患者從香港入境台灣。
屏東台灣祭現患者 尾場取消
疫情首度殺入台灣的立法院,國民黨立委廖國棟昨日證實兩名辦公室助理確診,目前正在隔離,立法院立委研究大樓徹底消毒。在屏東縣舉行的一連3天「台灣祭」音樂活動,逾3萬人出席上周六活動第2日,一名入場人士翌日確診。大會決定取消原定昨日的最後一天活動,向入場人士派發8,000份快速測試劑。
柯文哲指港錯戰術「死得慘」
指揮中心宣布,台灣今年截至上周六錄得的個案99.8%屬輕症,決定放寬解除隔離條件,高病毒量患者毋須等到確診滿10天才解除隔離,只要退燒至少一天及病情緩解就結束疫監。低病毒量患者毋須等到產生抗體,只要無症狀便可提早解除隔離。入境確診者解除隔離後要到防疫酒店等地繼續隔離,直至完成全套入境檢疫安排。政府開始放寬解除隔離條件,台媒解讀為鋪路與病毒共存。
台北市市長柯文哲上周六形容香港「戰略想共存,戰術想清零,你看死得多慘」,並與新北市市長侯友宜分別敦促台灣指揮中心公布實際抗疫方針。指揮官陳時中昨日反駁抗疫戰略戰術並無矛盾,方針是在正常生活下積極抗疫,但承認目前人手不足以用正常速度展開流行病調查,繼續推動民間自主應變抗疫。
陳時中預告,若自主應變抗疫、全民快測有效,未來縮小篩查密切接觸者範圍,或允許已接種疫苗加強針的密切接觸者豁免隔離,改為7天自主健康管理。本報綜合報道
祭祖掃墓的民眾配合防疫政策全程戴口罩。(中時電子報圖片)祭祖掃墓的民眾配合防疫政策全程戴口罩。(中時電子報圖片)
祭祖掃墓的民眾配合防疫政策全程戴口罩。(中時電子報圖片)
「台灣祭」吸引大批民眾入場。「台灣祭」吸引大批民眾入場。
「台灣祭」吸引大批民眾入場。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