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國際

北大智庫:美軍南海頻現身 衝突風險增

美軍神盾驅逐艦拉爾夫‧約翰遜號早前穿越台海中線。 美軍神盾驅逐艦拉爾夫‧約翰遜號早前穿越台海中線。
美軍神盾驅逐艦拉爾夫‧約翰遜號早前穿越台海中線。
美國聲稱要應對中國軍事威脅,近年不斷深化印太戰略。北京大學智庫「南海戰略態勢感知計劃」周日發表《2021年美軍南海軍事活動不完全報告》,內容顯示相較2020年,美軍去年在南海的大部分軍事行動明顯增強,令中美發生海空摩擦衝突的風險大大提升。
報告引述統計數據指,去年美軍在南海及周邊地區累計開展演習演訓95次,實際超過百次,數量和規模都超過未爆發新冠疫情時2019年的85次,更超過受疫情影響的2020年。美軍還加強與域外國家的聯合行動,演習課目極具針對性,加強驗證包括多域戰、遠征前沿基地作戰、分布式海上作戰、對抗環境下瀕海作戰等新興作戰概念。
指過度威懾 勢掀強硬反制
報告認為,目前美國對華戰略施壓焦點轉向台海,但軍事鬥爭焦點依然在南海,而台海與南海局勢實際上不可分,美軍未來在南海的軍事活動仍會加劇。智庫指出,美軍去年在南海的戰略及行動最大特點是威懾,惟過度威懾會觸發北京更堅決反制,威懾與反制、挑釁與反挑釁將成為中美海上互動重大戰略與戰術問題。
北京大學海洋戰略研究中心主任、南海戰略態勢感知計劃負責人胡波表示,以往美軍無論是穿越台海還是在南海進行「航行自由活動」,一般較為低調,但近年美軍在特殊的時間節點放大軍事活動。胡波認為,這顯示無論白宮如何表態、官員如何調整,都不會改變「中國是(美國)最大的海上競爭對手」的軍事戰略。
談到美國印太戰略,胡波認為對中國的威脅有3方面:一、美軍將致力強化在東海、南海、台海與中國的競爭;二、美國軍事力量的存在會增加,軍事活動進一步加劇;三、為遏制中國海上崛起,美方協調日本、南韓、澳洲、英國,甚至誘導東南亞國家加大在印太的軍事投入。事實上,美國印太戰略的核心,就是要維持美國在區內的海上主導地位。
再有解放軍軍機飛台空域
另一方面,台灣的空軍周日發布消息稱,當日有兩架解放軍轟6和運8遠程干擾機飛入台灣的西南空域。其中兩架轟6曾經穿越巴士海峽,進入台灣東南空域之後折返。台媒統計數據顯示,此次是解放軍軍機相隔多日後,再度飛入台空域,對上一次在本月19日。本報綜合報道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