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國際

安徽考古遺迹 證種植粟黍逾2600年

中科院古脊椎所青年研究員吳妍展示研究成果。(中新社圖片) 中科院古脊椎所青年研究員吳妍展示研究成果。(中新社圖片)
中科院古脊椎所青年研究員吳妍展示研究成果。(中新社圖片)
【本報綜合報道】粟黍等旱地作物起源於中國北方,科研人員對安徽宣城井水墩遺址最新完成的一項植物遺存考古研究發現,2,600年前的西周晚期至春秋早期,井水墩先民就已開始種植粟黍,並在當地形成稻粟混作農業。
西周晚期形成稻粟混作農業
論文作者、中科院古脊椎所青年研究員吳妍表示,科研人員通過在井水墩遺址挑選新石器時代末期及兩周時期遺存典型剖面和部分灰坑,分別進行大植物浮選和植矽體分析,其研究結果顯示,井水墩遺址在良渚文化中晚期(距今4,874至4,820年),先民以單一的稻作農業為主;到西周晚期至春秋早期,先民已開始種植粟。
她指出,井水墩遺址粟的大植物遺存直接測年結果為距今2,667至2,568年,這一時期大量粟遺存及粟黍植矽體的發現,在皖南地區尚屬首例。這項研究為進一步了解新石器晚期以來,皖南地區農業發展情況和粟黍傳播路線提供了新的證據。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