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國際

小行星撞地球致生物滅絕 證春天發生

研究人員展示化石上的生長環。 研究人員展示化石上的生長環。
研究人員展示化石上的生長環。
【本報綜合報道】瑞典烏普薩拉大學等多國科學家團隊周三在國際科學期刊《自然》發表一篇論文指,根據分析美國北達科他州塔尼斯內陸湖遺址出土的化石等證據,確認地球在6,600萬年前遭小行星或隕石撞擊後造成的生物大滅絕,發生在春天繁殖季節。
團隊用X光掃描塔尼斯出土的鱘科魚類等化石後,發現牠們的魚鰓嵌入了隕石落入地球時噴發到高空的結晶小球,骨細胞等表明死亡時正處於食物供應旺盛時期,意味在3,500公里以外的撞擊發生後半小時內瞬間死亡。
團隊指,化石表明小行星或隕石撞擊地球時震動了大陸板塊,引發地震及巨大震波,這些海浪夾帶大量沉積物和碎片,在撞擊後15到30分鐘內淹沒塔尼斯,活埋魚類等所有生物。撞擊之後發生古生物學家多年來認為的說法,即漫天塵土遮擋陽光,令周圍變冷造成生物大滅絕,造就現今人類成為地球主宰的結局。
研究指冬眠物種或生存
研究團隊指,小行星或隕石撞擊地球時,暴露在外面的生物體幾乎立即死亡,因為冬眠而躲在山洞或洞穴的生物或有可能存活到古生物時代,結果將有助揭示大多數恐龍滅絕,而鳥類和早期哺乳動物卻躲過一劫的原因。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
人人做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