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國際

法國從馬里撤兵 歐洲為惡果埋單

法國總統馬克龍於上周宣布,與盟友協調後決定撤走在西非國家馬里共同反恐的軍隊,並歸咎於馬里過渡政府多重阻撓。法軍從前殖民地撤走其實與反恐戰略失敗、馬里反法情緒高漲及俄羅斯介入有關。法國敗走馬里後,非洲薩赫勒地區的反恐形勢將更加惡劣,甚至加劇地中海難民潮,惡果最終由歐洲國家承受。
法軍撤走前,已在馬里展開長達9年、代號「新月沙丘」的反恐行動。惟法軍反恐成效不彰,不但不斷承受傷亡,且馬里政府軍對平民犯下暴行,因此大失民心。及至去年7月,法國調整反恐戰略,聯同瑞典及愛沙尼亞等國家組成塔庫巴特遣隊,以軍事及政治雙管齊下打擊馬里的極端組織,但效果不明顯。馬里反恐每年消耗法國近6億歐元(約53.24億港元),在法國內部引起不少質疑。為了避免在馬里陷入戰爭泥沼,重演美國在阿富汗的悲劇,法國惟有止蝕離場。
馬里政局 動盪不安
馬里政局最近兩年動盪不安,亦影響與法國的關係。馬里分別在前年8月及去年5月發生政變,第二次政變更推翻了文人過渡政府,成立軍政府及延遲選舉。而且,馬里鄰國幾內亞及布基納法索亦出現政變,由軍人掌政。在美國、法國及歐盟支持下,西非國家經濟共同體於上月宣布制裁馬里,進一步加深法國與馬里的矛盾。事實上,馬里民眾對前宗主國並不抱好感,即使馬克龍主動歸還掠奪的藝術品,仍未能減少他們的反法情緒。
由於馬里軍人武裝奪權,法國及歐洲國家抗拒與對方合作。在極端組織作亂下,馬里需另找靠山提供軍事資源,甚至出手剿滅。與俄羅斯政府關係密切的瓦格納僱傭兵,遂與馬里一拍即合。法國外交部長勒德里昂早前因指摘俄羅斯透過僱傭兵,掠奪馬里的礦產資源。勒德里昂的指指點點,導致法國駐馬里大使被逐,雙方關係破裂,馬克龍的撤軍決定便是後話。
薩赫勒區內的尼日爾有全球第4大鈾礦,70%鈾礦產量由法國控制,以供應本國核電所需。法軍及盟友軍隊撤出馬里後,改為部署在尼日爾。不過,尼日爾的反恐嚴峻程度與馬里不遑多讓,法國會否在傳統勢力範圍一再敗退,值得留意。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
人人做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