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國際

春節英譯捉字蝨 南韓教授乏理據

南韓誠信女子大學教授徐坰德日前發起運動,要求把春節的英譯由「Chinese New Year」改為「Lunar New Year」。近來年,中韓文化之爭愈趨激烈,泡菜、參雞湯及韓服等紛紛成為爭拗焦點。事件反映南韓部分人的極端觀點,極力消除文化中與中國有關的元素,但理據薄弱及勢必形成無法填補的空白。
徐坰德的核心論點是春節非中國獨有,朝鮮半島、越南、馬來西亞及新加坡等亞洲國家亦會慶祝,因此英譯中含有「Chinese」不恰當。事實上,「Chinese」一詞多義,除了指中國人外,亦可解釋為漢語及中文。以後者解讀,農曆新年可理解為漢字文化圈的傳統節日,朝鮮半島、日本及越南等部分東南亞地區在古代處於漢字文化圈內,並使用文言文為書面語,並形成了相近的文化風俗。因此,春節的本質與種族無關,而是指向傳統文化含義。
斷章取義 論據薄弱
細心發現,即使春節的英譯以「Lunar」取代「Chinese」,亦無法擺脫中國影響。「Lunar」是指農曆,在中國歷朝歷代均有修訂曆法,元明清三代更引入阿拉伯及天主教耶穌會會士的天文觀測技術修正誤差。日本及朝鮮半島採用農曆長達千年,直至19世紀末才改用公曆。古代朝鮮半島及日本從中國吸收技術及文化,連帶曆法一併引入,春節遂成為相傳已久的節日。由此可見,徐坰德的論點不但斷章取義,更有以偏概全之嫌,論據十分薄弱。
徐坰德近年在中韓文化之爭大出風頭,曾聲稱泡菜及參雞湯源於南韓;並指韓服是南韓固有文化,而非中國朝鮮族傳統服裝。泡菜風波的爭議最大,一度驚動中國外交部回應。假如按照徐坰德的理論延伸,要全面切割受中國影響的文化,那麼源自《周易》思想的南韓國旗太極及八卦圖案是否又要發起修改運動呢?
自兩韓脫離日本獨立後,視漢字帶有中國朝貢體制意味,因此廢除漢字教育。時至今日,部分南韓人士走向極端,極力剔除文化中的中國成分,挑起文化之爭,從春節的英譯爭議可見一斑。但事實勝於雄辯,不論如何修改,亦難以根除當中的中國元素。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