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國際

調查揭露 不足4%女教師肯生三孩

內地近年呼籲民眾生育三孩,但成效不彰。(中新社圖片) 內地近年呼籲民眾生育三孩,但成效不彰。(中新社圖片)
內地近年呼籲民眾生育三孩,但成效不彰。(中新社圖片)
經濟住屋成主因 亦受「兒童至上」觀念嚇怕
北京中華全國婦女聯合會轄下學院,近日通過問卷收集1,907名女教師的生活現狀與意願,發現整體三孩生育意願不超過4%。綜合她們意見顯示,經濟、教育、住屋、工作強度尤其影響生育意願;「母職神聖化」、「兒童至上」的育兒觀念為她們帶來更重負擔。
論文在《中華女子學院學報》2022年第一期發表,由北京師範大學教育學部碩士生及教授撰寫。受訪的女教師較多來自吉林、青海、貴州、四川、雲南等地區,其中78.55%已婚。調查發現,希望生一孩和二孩的女教師比例相若,分別佔38.96%和38.91%;不想生育的女教師佔18.77%;最少為想生三孩,佔3.36%。未婚的女教師中,想生三孩僅佔1.23%。而具有生育三孩意願的過半數為少數民族受訪者。
近四成人 寧願一個人活
此外,有超過七成女教師認為,「三孩政策」令女性在職場地位更加弱勢,更有研究數字顯示,中國女性每生育一胎會令工資下降約7%;近四成女教師贊同「我有能力讓自己幸福,與其有家庭讓自己不開心,不如一個人活得痛快」。
工作量大 妨礙生育意願
文章認為,年輕女教師呈現出生育意願較低的現象,反映一種「恐育」心理,以回應生育成本日益增長。對於不想生育的普通女教師而言,改變生育意願關鍵在於收入增加、工作量減少和教育成本降低。
文章指出,在市場與消費主義包裝下,以兒童為重心的育兒方式逐漸注重母親職責和考試成績,造成內地性別和階層不平等。當下,中國家長深陷「親子陪伴」、「母子依戀」、「安全感」等消費話語體系,家長被迫依照「科學育兒」方式,塑造對自我角色的高度期待,反而加重家長,尤其是母親的經濟與心理負擔。
問卷調查結果亦顯示,超過八成女教師認同「缺少父母陪伴的孩子通常會有心理問題」,另有43.52%女教師贊同「在公共場合,其他成年人不應批評青少年的不良行為」的說法,反映家長在育兒當中,塑造過高的自我期許,為自己構成養育負擔。
本報綜合報道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