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國際

緬北億年琥珀藏極罕植物

琥珀內的鼠李科植物標本保存完好。 琥珀內的鼠李科植物標本保存完好。
琥珀內的鼠李科植物標本保存完好。
鼠李科花朵源於南非 能適應野火
青島科技大學教授團隊早前在緬甸北部的一億年前琥珀內,發現兩種起源於南非的適火性鼠李科植物,是國際間首次發現具原位花粉的中生代完整鼠李科植物花朵化石。論文周二在國際學術期刊《自然植物》以封面形式發表。
科研團隊研究了24塊白堊紀琥珀化石標本,通過對其表面細微特徵、內部三維結構與現生植物形態結構的對比分析,最終在南非的開普植物區找到植物的現存後裔。分析指出,相關物種在印度板塊與岡瓦納古陸帶(Gondwana)尚未完全分離前已經形成,並隨岡瓦納古陸解體和印度板塊北移,傳播到緬甸北部。
白堊紀時期野火驅動被子植物演化
同時,相關物種的後裔則一直在南非的開普植物區,由恐龍繁盛的中生代生存繁衍至今,並表現出對頻繁野火的高度適應性。研究表明,緬甸北部的植物區系與非洲大陸最南端的植物區系存在聯繫;白堊紀時期頻繁發生的野火可能是驅動被子植物演化的一個重要原因。本報綜合報道
適火性鼠李科植物(圖)起源於南非。適火性鼠李科植物(圖)起源於南非。
適火性鼠李科植物(圖)起源於南非。
發現的植物化石均具原位花粉。發現的植物化石均具原位花粉。
發現的植物化石均具原位花粉。
鼠李科植物在古時生長環境的模擬圖。鼠李科植物在古時生長環境的模擬圖。
鼠李科植物在古時生長環境的模擬圖。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