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蒙古男四出尋子 欠債37萬
厚酬無功 妻不滿離家 被指博曝光
內蒙古包頭市男子杜小華,自兒子杜后琪11年前在家門前失蹤後,便開始在各地奔走、尋找愛兒;其經歷與其他家長的尋親經歷,被改編成電影《親愛的》。惟隨着孫海洋等人成功尋親,杜小華成為電影原型人物中,唯一尚未尋回孩子的家長。他周二接受內媒採訪時坦言,為了尋找兒子,他已欠債約30萬元(人民幣‧下同,約37萬港元),但他未有後悔,只希望來年的過年餐桌上能多放一副碗筷。
杜男的兒子2011年3月6日失蹤,距離其6歲生日僅一個多月,當日他與家人到父親工作的工廠,打算一同前往澡堂,杜后琪晚上見父親正與工友聊天,未有意帶他到澡堂,便自行離開準備回家,但其家人遲遲未見他歸家的蹤影,始知孩子走失,廣發親友遍尋不果。他失蹤時身高為1.18米,體形偏瘦,長圓臉形,右眼角有傷疤,性格外向,膽子偏小。
自杜后琪失蹤後,夫妻兩人自費租車及廣播電台發出尋人啟事,更一度用20萬元(約24萬港元)厚酬尋子,期間時有假裝尋獲兒子的勒索消息,令杜小華一家尋子希望受到不斷的挫折,杜家甚至陷入頻繁的爭吵和分離。杜小華長期獨自在外尋找兒子,至於照顧店舖和家中長輩的責任,便落在妻子張婕身上,令她變得悲觀和寡言。
夫妻產生分歧,張女不願丈夫多年只顧尋找兒子,拋棄現在的生活,更不願對方將此事經常曝光在社會大眾面前,質疑丈夫到底是想快點找到兒子,還是想紅。對此,杜男周二發布影片,希望兒子能健康快樂成長,「來年,爸爸一定會想辦法找到你,讓你永遠回到爸爸媽媽身邊」。
公安去年展行動 助多人團圓
內媒報道指,內地公安去年年初起展開「團圓行動」,結合人臉識別技術及基因對比技術,追蹤打拐專家,成功協助孫海洋等尋親家庭與子女團聚,亦為杜小華帶來希望,他多年來更已習慣駕駛貼滿尋人啟事的小型貨車四出尋子,只期望能夠與杜后琪重逢。本報綜合報道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