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意德3學者 瓜分物理諾獎
研究氣候暖化 分析物理波動
今屆諾貝爾物理學獎周二揭曉,由來自日本、德國和意大利共3位男科學家共同奪得,合共獲得1,000萬瑞典克朗(約891萬港元)獎金。前兩者因研究全球氣象奪獎,將會瓜分一半獎金,而意大利學者則以研究物理系統奪獎,享有另一半獎金。
瑞典皇家科學院公布得主為日本氣象學家真鍋淑郎、德國海洋兼氣象學家哈爾塞曼(Klaus Hasselmann)和意大利理論物理學家帕里西(Giorgio Parisi)。學院讚揚3人對了解複雜的物理系統有突破性貢獻,其中真鍋淑郎和哈爾塞曼建立了地球氣候的物理模型,量化其可變性及可靠性,幫助預測全球暖化;而帕里西則成功發現由原子至行星規模的物理系統的混亂及波動。
提出物質循環模型 奠研究基礎
90歲的真鍋淑郎1931年在日本愛媛縣出生,1958年在東京大學取得博士學位後前往美國氣象局總循環研究部門工作,1997年至2001年期間於日本擔任全球暖化研究部主任,2002年返美成為普林斯頓大學大氣與海洋科學計劃的客席研究合作對象,目前在該校任高級氣象學家。真鍋淑郎早於上世紀60年代提出結合大氣和海洋的物質循環模型,發現二氧化碳濃度上升導致地表溫度上升,為現代氣候暖化的研究奠下基礎。
89歲的哈爾塞曼(Klaus Hasselmann)1931年在德國漢堡出生,1957年在格廷根大學和馬克斯• 普朗克流體動力學研究所取得物理學博士學位,1964年至1975年於漢堡大學任職地球物理研究所的地球物理學全職教授,2009年獲西班牙外換銀行基金會氣候變化知識前沿獎。
73歲的帕里西(Giorgio Parisi)出生於意大利羅馬,1970年在羅馬大學取得學位,1973至1974年成為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的訪問科學家,1981至1992年在羅馬第二大學任全職物理學理論教授,目前在羅馬大學任職量子力學教授。本報綜合報道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