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國際

12歲童 鯨魚迷因圖 賺309萬

這份作品以編碼技術自動生成大量鯨魚迷因圖。 這份作品以編碼技術自動生成大量鯨魚迷因圖。
這份作品以編碼技術自動生成大量鯨魚迷因圖。
區塊鏈技術創作 9小時售罄
虛擬貨幣熱潮蔓延,非同質化代幣(NFT)亦成為熱話。英國倫敦一名12歲男童日前趁學校放暑假,就用NFT這種區塊鏈技術,創作出像素化的鯨魚藝術品,賺獲110個虛擬貨幣以太幣,價值約29萬英鎊(約309萬港元)。
艾哈邁德(Benyamin Ahmed)創作的作品名為怪鯨(Weird Whales),以編碼技術自動生成3,350款,具有不同表情和造型的鯨魚迷因圖(meme)。整份作品成本約200多英鎊(約2,100港元),艾哈邁德上月將該系列放到市場銷售,於9小時內售罄。
鼓勵他人按興趣選擇人生
怪鯨已是艾哈邁德的第二份網上數碼藝術作品。艾哈邁德表示,看着這些迷因在電腦螢幕慢慢生成的過程十分有趣,又指可能有人看到他有額外收入而受吸引,也想進入該領域。但他建議同儕應按個人興趣選擇人生,例如喜歡跳舞的人可去跳舞等,這樣才能最大程度發揮自己的能力。
艾哈邁德從5歲起,已經和哥哥優素福(Yousef)一起,向從事金融行業軟件開發的父親伊姆蘭(Imran)學習編碼。他們每天都會進行20至30分鐘的編碼練習,亦常常有機會接觸到許多網絡技術專家,從而得到不少建議和幫助。
NFT即是結合區塊鏈技術的數碼「檔案」,能夠以數碼圖像、音樂、影片等不同方式存在。本報綜合報道
英國  艾哈邁德用編碼創作出作品「怪鯨」。英國  艾哈邁德用編碼創作出作品「怪鯨」。
英國 艾哈邁德用編碼創作出作品「怪鯨」。
父親伊姆蘭(右)常教導艾哈邁德(左)有關編碼的知識。(電視畫面)父親伊姆蘭(右)常教導艾哈邁德(左)有關編碼的知識。(電視畫面)
父親伊姆蘭(右)常教導艾哈邁德(左)有關編碼的知識。(電視畫面)
艾哈邁德(左)與哥哥優素福(右)每日都會練習編碼。艾哈邁德(左)與哥哥優素福(右)每日都會練習編碼。
艾哈邁德(左)與哥哥優素福(右)每日都會練習編碼。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