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國際

喀布爾槍聲不斷 反恐戰徹底失敗

阿富汗喀布爾機場恐襲,造成包括最少十多名美方人員死亡,徹底暴露美國總統拜登在應對事件上判斷失誤,進退失據,多名共和黨人要求拜登問責下台。事實是,美國在阿富汗的失敗,不僅是拜登個人的失敗,更標誌着20年的「反恐戰爭」徹底破產。
儘管拜登揚言要讓施襲者「付出代價」,但他同時表示撤離行動將會繼續,美方「不會被恐怖分子嚇倒」。這就奇怪了,既然「不會被恐怖分子嚇倒」,美國大兵不是應該留下來甚至增派人手「剿匪」嗎?美軍高層表示,預期未來阿富汗仍然有恐襲危機,而且威脅不僅來自發動今次襲擊的「伊斯蘭國-呼羅珊省(ISIS-K)」,拜登堅持如期撤軍,很明顯就是害怕更多美軍傷亡。
伊斯蘭國 捲土重來
人們可以看到,美國在阿富汗這個泥沼中陷得愈深,「戰略目標」便訂得愈低。喬治布殊當年大談「幫助阿富汗建立民主政府」,到如今拜登坦承「沒有義務協助阿富汗人搞建設」、「擊殺拉登代表任務已經完成」,問題是形勢比人強,「防止阿富汗成為恐怖組織溫床」的這個「最低綱領」,如今看來也難以達到。
五角大樓發言人幾天之前才「打臉」拜登,表示美國政府確實知道阿蓋德組織和「伊斯蘭國」仍然在阿富汗出沒。聯合國早前發表的報告亦顯示,阿富汗全國34個省份中,阿蓋德最少在15個省份存在。
美國現在面臨的最大困境,是即使不承認塔利班建立的新政權,但既然美軍已經撤走,在周邊國家駐軍的計劃又未有着落(巴基斯坦已表示不會接納美國部隊),「反恐」還是得靠塔利班。這從美軍連撤走人員也要向該組織提供名單,要求他們「高抬貴手」放行,可見一斑。問題是,即使塔利班「放過」美國人,但伊斯蘭國跟塔利班並非同路人,甚至曾在聲明中稱後者為「異教徒」,分析普遍認為,伊斯蘭國將從阿富汗的崩潰中受益。
還是這一句,「世上沒有無緣無故的愛,也沒有無緣無故的恨」。美國一天不改變窮兵黷武、到處「長臂管轄」的作風,便永遠也走不出「愈反愈恐」的怪圈。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