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國際

美國敗走阿富汗 國際公信蕩無存

塔利班重奪阿富汗政權,美國扶植的阿富汗總統艾哈邁德扎伊倉皇出逃,目前行蹤成疑,不過這也難怪,美國人目前自顧不暇,撤離在阿富汗的人員引發喀布爾機場的大混亂,被世人譏為1975年美軍敗走西貢(今越南胡志明市)的翻版,哪有閒情照顧艾哈邁德扎伊這枚過氣棋子。
然而,美國在世人面前大出洋相,以至在阿富汗投放以萬億美元計的資金打水漂,只是最表面的損失,美國在國際社會中本已所餘無幾的公信力「一鋪清袋」,才是對華府最致命的打擊。阿富汗一夕變天,不僅特朗普第一時間出來「抽水」,「呼籲」美國總統拜登盡快辭職,就連美國的盟友也忍不住出言批評。英國首相約翰遜直指美國撤軍阿富汗的決定「令事態加速惡化」;連一向對美國唯命是從的加拿大總理杜魯多以及澳洲總理莫里森,也難掩「痛心」和「失望」之情。
阿戰失敗 早有共識
阿富汗之戰注定失敗,早已是西方有識之士的共識。《德國之聲》去年發表的一篇評論文章便指出,阿富汗戰事的最重要教訓,是符合西方標準的民主制度輸入像阿富汗一類的國家,明顯是「要求過高」。姑且撇開當中溢於言表、自以為西式民主高人一等的道德優越感,但人們環顧全球,美國近年來以民主之名在別國搞的顛覆活動,由敍利亞到委內瑞拉,有哪一次不是失敗收場?
當今世界已進入多極時代,再不是美國人可以任意翻手為雲、覆手為雨,這一點華府也心知肚明。有分析認為,拜登堅持在這時從阿富汗撤軍,就是希望及早引爆危機,以免影響明年底的國會中期選舉。由此可反面看出,美國對控制阿富汗局勢的信心,已是低無可低,擔心萬一美軍坐鎮也管不了塔利班,局面反而更難收拾;國務卿布林肯叫人「不要幻想美軍繼續駐在阿富汗,就可以維持現狀」,說不定是由衷之言。
別看華府一直不肯鬆口,乾脆承認塔利班的統治合法性,實情是塔利班愈把阿富汗管治得井井有條,愈有助於美方減輕「重返阿富汗」的壓力,反而在一定程度上符合華府的利益。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