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難人數突飆升 洪災問責乃必須
河南省鄭州市近日遭遇特大暴雨襲擊,省內其他地方亦不同程度受災,群眾傷亡情況無疑最為牽動人心,雖說當局也不時更新相關災情數據,惟日前最新公布的302名因災遇難人數,以及尚有50人失蹤的情況,仍然令各界心頭一震。其後不久,國務院更於同日宣布成立調查組,直衝鄭州而來,欲對當地抗洪中存在的失職瀆職行為進行問責追責,因為所有遇難者中就有多達292人來自鄭州。
一般來說,每次大型洪澇災害都會伴隨山洪、泥石流、決堤潰壩、城市內澇等多重災情而至,鄭州市上月20日遭遇的那場洪災更被冠以「千年一遇」,損失勢必最重,惟各方關注焦點似乎都放在地鐵水浸上,或因此忽略其他災情損失。問題又在於,直到29日,當局公布的全省洪災遇難者仍為99人,如今不過幾日,且災情已不似20日那般險惡,相關遇難人數竟大幅飆升至超過300人,若說各界毫無反應,肯定不現實。
遮遮掩掩 淡化事件
此舉或讓人想起台灣早前在公布疫情數字時搞的「校正回歸」那一套,當然,武漢去年也這樣玩過,亦曾招來淡化影響、試圖卸責之嫌;甚至對於河南本次公布的遇難人數,恐仍有人抱懷疑態度,認為真實數字或許更多。這也難怪,過往不少奪命安全事故中,地方政府多有遮掩、瞞報操作,從而養成民眾的不信任感;更關鍵的是,縱然本次公布屬實,這麼高的死亡數字亦難讓人接受,須知去年全國各類自然災害遇難者總數尚未超600,不問責鄭州如何說得過去?
現時一些地方每遇洪澇災害,總愛渲染五十年一遇、百年一遇甚至千年一遇之說,動輒以幾十個、幾百個「西湖水」作比較,意圖凸顯天災難抗之感,這次更有人跳出來為鄭州解畫,說這就是天災,不是人禍,真不知純粹是想博眼球,還是受了鄭州甚麼好處。拿地鐵水浸來說,固然有指已超過相關防洪設計能力,但為何無視天氣預警,不能像其他城市那樣及早停運?遭批工作程序僵化死板、效率低下,民眾早就要求進行追責,豈是沒有道理?
反倒是地鐵方面的事後解釋,遭網民狠批全無惋惜及自責感,如同沒有任何感情的旁觀者,很能說明問題;包括巨資打造的「海綿城市」被指毫無效用,洪水及泥石流、房屋倒塌造成的巨大傷亡情況,都不應一味甩鍋老天爺。正如中央強調,各級領導幹部需在洪災中身先士卒,靠前指揮,把保障群眾生命財產安全放在第一位,有否做到?平時有否認真總結經驗教訓,改進災害應對能力?不把這些問題釐清楚,只能在年復年的災害中重蹈覆轍,而要做到這一點,就必須對所有抗災不力行為嚴肅追責。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