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國際

颶風來襲淪澤國 紐約地鐵太羞家

風暴「埃爾莎」(Elsa)侵襲紐約,大水沖垮了該市地鐵系統,從流傳的網上片段可見,有乘客嘗試通往水漫到腰部的月台,狼狽不堪;部分車站更出現地下水「噴泉」的「獨特風景線」。
據美媒報道,有逾百年歷史的紐約地鐵一直受水浸問題困擾,即使是在萬里無雲的晴天,每天也得泵出1,000多萬加侖的地下水,以致大紐約交通運輸管理局(MTA)須定期派員堵漏,疲於奔命。自2012年颶風「珊迪」之後,當局斥資逾20億美元用於防災,其中就包括地鐵站加固工程,結果有目共睹:除了地鐵系統淪為風災重災區,市內部分主要道路也因淹浸而須緊急中斷,巨資有否用在刀刃上,不言而喻。
與全美國最大城市的身份形成強烈對比,紐約的基建殘破老舊,早已為人所詬病,前總統特朗普就曾抱怨,美國的交通落後得像「第三世界」,其中紐約的3個機場,就被特氏點名狠評。值得注意的是,現任紐約州州長科莫任內的最大政績之一,是州內的新塔班斯大橋正式通車,而這已是2017年的事,該橋也是當地數十年來首個重要的基建項目,也是全州首座通車的主要交通樞紐。
基建表現 不進反退
諷刺的是,美國人對自己應付風災的能力,也有幾分自知之明。佛羅里達州邁阿密—戴德縣公寓倒塌事故的救援工作,日前便因「埃爾莎」的來臨而中斷,當局甚至索性將殘留建築徹底炸毀,等於變相放棄搜尋幸存者。
人們可以看到,儘管美國號稱「超級大國」,但近數十年來在基建方面的表現不進反退,早被後來居上的中國「彎道超車」,遠遠拋離。單是高鐵,美國至今仍未有寸進,直至去年聯邦鐵路當局才批准第一個高鐵項目,連接德州休斯敦和達拉斯、全長近400公里的高鐵線路,最快要到2027年才落成。加州高鐵項目在特朗普執政時期,更淪為共和、民主兩黨的鬥爭戰場。紐約地鐵「遇水即淹」,表面是「天災」,實際上更折射出整個國家治理能力和效率的低下。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