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國際

肥了地方貪官 苦了貧困學生

為改善貧困及鄉村地區學童的健康水平,中央政府自去年投放一百六十億元(人民幣‧下同),在全國六百多個縣市推行免費早餐計劃。但有研究批評,該政策由地方政府及學校食堂自行籌辦及招標承包,缺乏機制監督,食物來源及品質成疑。網民批評,國家搞免費營養餐只是滿足了一部分人的貪污方法,難令學童受惠。
每年160億元免費早餐 缺監督機制
國務院前年十月宣布「農村義務教育學生營養改善計劃」,擬每年撥款一百六十億元,按照每名學生每天三元的標準,為全國六百八十個縣市、約二千六百萬在校生提供膳食補助。初期將貧困地區、民族和邊疆地區列為試點,去年秋季學期正式推行,貴州目前有六十五個試點縣接受補助。
內地非牟利組織廿一世紀教育研究院此前發表報告,建議政府應吸納社會各方進行監督。有研究員更批評:「監管機制沒有建立起來,只是偶爾教育局配合相關部門抽查一下,這種監管機制不是特別好。」
免費早餐響起食物安全警號引發坊間熱議,有網民指國家推行免費早餐計劃原意是好,但因缺乏監管而易遭地方政府中飽私囊,結果肥了地方官員,苦了貧苦學生。
本報記者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